《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在看到十月读书的书目是,我是有点疑惑和不解的。为什么老师要让我们读这样一本书呢?自私的基因,难不成是在说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我们自出生以来,身上就带着自私的标签不成,这跟儒家的“性恶论”不是相同的想法吗?而生而为人的我们,身上这样自私的基因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引导呢。带着这些杂乱无章而又幼稚的想法,我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文章以“为什么会有人呢”这章作为开场,用动物物竞天择来映衬人类身上同样具有的自私的基因。文章把基因视为自然选择的基础单位,以基因进化是视角,来解释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行为现象,从而说明基因是自私的。
在书中,任何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基因支配调动的,基因通过支配生物和他的神经系统来对其行为造成影响。如果说身体是动作的执行者,那么大脑则是动作的下达者,基因则是主要整个行为动作的制定者。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看到生物的一些利他行为有可能就是基因试图在基因库中扩大自己的队伍。从根本上说,它采用的办法就是帮助那些它所寄宿的个体来进行繁殖与生长一个基因可能帮助其他的基因达到复制的效果。如果是这样,这种情况看起来倒像是个体的利他主义,但这种个体的利他主义主要是由于基因的自私性。
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然后我们也会看到,基因为了更有效的达到其自私性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生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书中论述的第一点:我并不倡议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我只是讲事物是如何进化的,而不是讲人类应该怎样行动才符合道德标准。但是,如果你希望为了共同的利益,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慷慨大度,相互无私合作的社会,那你就不能指望从生物的本性上获得什么利益。
作者认为,我们人类不过是保存基因的一个机器,是基因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所创造的一个心灵与肉体的结合体。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不过是基因通过操控人类这个媒介所进行的与外界的交流沟通而已。但这个观点在很大意义上是将人类的进化与繁衍说的简单化,从而抹杀了人类与其他生物本质区别,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我认为从人与基因的关系来看,基因不过是维持人类生命存在和肉体构成的重要而且基本的物质条件而已。真正操纵人思想和行为的应该是达到这样的有机质。在作者的眼里,人类的进化就如同荀子的“性恶论”一般,仅从基因上就简单承认了人的自私性,而忽视了在后天环境亦或是其他因素引导下的人感官认知。
另外,作者认为,一个基因有可能帮助存在于其他一个个体的其自身的复制品。如果是这样,这种情况倒像是个体的利他主义,但这样的利他主义是出自基因的自私性。它本身需要衡量和计算它的基因与它所需要的帮助的个体之间的亲子关系,如果它的牺牲可以换来其他复制品基因的生存或者长寿,那么它的付出就是值得的。但同时,我并不认为它完全符合真实社会,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帮人的人并不是在考虑自己该不该做这件事以及做了这件事的利弊之后才去选择自己帮助的行为,更多的是出自人类的本能。我认为人们之间或者动物之间的互利,一方面是处于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人天生就具有的同情心。
作者从基因的自私性出发写到人类的自私性,但这并不代表在人的基因里,只存在自私这一种基因,毕竟作为人类,并不只是受基因控制。如果说自私的基因创造了自私的人类,那么自私的人类在自己的生活下在克服这样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