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包丽走了。
被宣布“脑死亡”的六个月后,这个年轻的生命,如风中落叶,悄然凋零。
根据媒体报道,她自杀前,其男友牟某曾提出拍不雅照、做绝育手术等要求。包丽妈妈认为,牟某的折磨,是导致包丽自杀的主要原因,而牟某,对此否认。
在“包丽男友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知乎问题下,一位法学博士的回答“从法律来讲,男方没有任何责任”,引发热议。
人们无奈地发现,从翟欣欣到牟某,这些命案的始作俑者,除了被舆论谴责之外,风波过后,他们的生活一切照旧。
01
在梳理情感伤害类事件时,我曾多次想要放弃,因为,直面人性的黑暗,需要极大的勇气。但一想到“包丽们”的悲剧,随时可能重演,我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防止善良的人再次受到伤害。
我会通过分析受害人的特点,来告诉你,如何自我保护。
请注意,我不是宣扬“受害者责任论”,当遭受不幸的时候,不是说你有什么责任,而是有时候,你具有的一些特征,让恶人感觉容易下手,
犯罪的责任,永远在于罪犯本人,而不是受害者。
02
在情感伤害类案件中,尽管受害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性格特质、人生经历有些相似之处。
我总结出有三大表现:内心有缺失,人际边界不清晰,缺乏社会支持。
① 内心有缺失。
容易招来“烂桃花”的人,往往内心有很大的缺失。
比如童年缺爱的人,成年后容易不自信,形成讨好型人格,极度渴望被他人认同和关注。
或者性格某些方面有缺失,比如自尊水平低,极度渴望那个人的认可,为了对方的认可不断调整自己。
就像红颜薄命的阮玲玉,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年仅5岁的她寄人篱下,童年的经历让她早早成熟,但不幸也在暗中滋长。
她短暂的人生里,一直在寻找,被人疼爱被人怜惜的感觉。
回看她的几段恋情,都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甚至饮鸩止渴式的激情。
父母的情感疏远,容易让孩子不自信,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下意识寻求别人的认可。
比如有暴躁父亲的女孩,往往容易迷恋有暴力倾向的男生。
有超强控制欲母亲的男孩,也很容易喜欢上爱控制人的女生。
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想要证明,自己可以修复童年的错误,能够用爱来改变对方,得到认可。
但是,亲密关系的基础是平等。
强烈的控制欲和依赖感,都是不健康的心态,都是因为童年家庭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产生的。
我们之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感到痛苦,是因为,不能从对方身上,获得缺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我们又迫切地想改造对方,但往往只是重复昨天的故事,重演曾经的不幸,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而跳出痛苦的方法,是意识到童年经历无法重演,但是,只要你愿意尝试,并做出改变,你就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一次亲密接触》里有一段话:
“我轻轻地舞着,在拥挤的人群之中。你投射过来异样的眼神。诧异也好,欣赏也罢。并不曾使我的舞步凌乱。”
“因为令我飞扬的,不是你注视的目光。而是我年轻的心。”
你小心卑微,想要讨好每一个人,换来的只有轻视和怠慢。
当你不再只关注外界,只“为自己跳舞”时,人们反而被你吸引,为你而来。
② 人际边界不清晰。
边界,指人与人之间建立的限制,就像房子的外墙,保护个人空间不受外界侵犯。
而容易招来“烂桃花”的人,往往人际边界不清晰,
在糟糕的关系中,通常有一个控制者和讨好者。
对控制者来说,他们把别人当作工具,从不关注他人的感受,千方百计否定、打击对方的自尊心,使对方丧失自我。
而讨好者为了渴望得到认可,不断妥协顺从、迎合对方。
就像牟某对包丽,最开始,摆出一副“知心大哥”的样子,聊生活中的困难,让她和原来的男友分手,和自己在一起。
到后来,利用包丽把第一次给了前男友的事情,不断暗示她已经不完整了,那时的包丽还能反驳“最美好的东西,是我的未来”。
但牟某又换了一套说辞,称“男生都会介意,越爱你越介意”,包丽和好友说“我都被他说服了,现在好后悔”。
通过激发包丽的内疚感,牟某开始一步步试探她的底线,先以“主人”自称,后让她拍不雅照。
包丽开始不同意,但牟某承诺会娶她后,回复“好”。
此后,牟某的行为更加极端,直到10月9日,包丽发短信“遇到了熠熠闪光的你,而我却是一块垃圾”、“我命由天不由我”后,服药自杀。
在被打击、被质疑、被责备的黑色循环中,人的性格会发生扭曲,变得任人摆布。
敏感挑剔、喜怒无常的控制者,不断索要抚慰,又拒绝被抚慰,他们对示爱者进行冷酷攻击。最可怕的是,他们不能容忍一丝一毫的懈怠,会想尽办法,通过惩罚,激发对方的羞耻感和内疚感。
控制者会千方百计给自己开脱,“我太爱你了”,边界不清的人会一次次妥协,直到无路可退。
而人际边界清晰的人,则能够及时戳穿对方的伪装,会表明态度、有力反抗。
所以,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有时候,女孩子还真是得有一股狠劲儿。
如果一个人以爱之名,无止境地轻视你、贬低你,最好的做法是:调整情绪,转身离开。
不要愤怒地去和对方理论,也不要想方设法、试图让他看到并认可“你的价值”,更不要抱有“他一定会为自己看走眼而后悔的”这种幽怨的想法。
你只需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再体面的离开。
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是想和你过一阵子,而不是一辈子。
如果一个人真正对你好,他会更多地给予支持和鼓励,包容和理解,毕竟,你们要共度一生。
③ 缺乏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通过接触他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获得情感支持。
比如,亲人给我们长期稳定的深层支持,朋友更多承担情感支持的作用。
每个人,从关系中获得的支持度,有很大差异。
有人活得如鱼得水,有人却举步维艰,陷入困境时,常常孤立无援。
“烂桃花”最喜欢第二种人,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对你进行情感隔离,从禁止和异性交往开始,到赶走你的闺蜜,让你的世界只有他一个人。
我们要用心打造自己的人际支持网,因为,这是一张风险保护网,在它的守护下,你就能在惊涛骇浪里,做个中流砥柱。
03
控制者善于伪装,习惯撒谎,会选择内心有缺憾、低自尊、人际边界不清、社会支持不够的人,进行情感勒索,并且,给出很多看似美好的承诺,最终,让人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绝望的深渊。
所以,对自己多些肯定和理解,一点点建立自信,从经济上、情感上早日独立,这才是心理独立的开端。
最后,和你分享一句话:树上的鸟儿,从不怕枯枝,因为,它们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后记:欢迎关注点赞、转发留言,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用心理学品味人生,我是@果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