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在整个社会体系,我们学习到的,都是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理智,看起来更正确。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不是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情绪与感受没有对与错,我们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绪与感受的需要,情绪与感受被看见,被听到,允许被表达出来,这是每个人的自然需求。不幸的是,大多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事情遇到困难或者失败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倾向于考虑别人有哪些错。
事实上,当一个人的情绪与需求表达出来后,能量才会在对话双方之间流动,交流也会从僵局,开始逐渐进入融洽。即使观点不一致,对方get得到你的感受和情绪,也会给与合适的回应。
要想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要首先知道,哪些词是属于感受。感受有被满足与不被满足之分,所以,表达感受的词语也是多样的。
(1)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 喜悦 欣喜 甜蜜 感激 感动 乐观 自信 振作 振奋 开心
高兴 快乐 愉快 幸福 陶醉 满足 欣慰 平静 自在 舒适 放松
踏实 安全 温暖 放心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精力充沛 喜出望外
(2)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镇静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独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尴尬 惭愧 内疚 妒忌 遗憾 心烦意乱 筋疲力尽 萎靡不振
昏昏欲睡 无精打采 不耐烦 不高兴 不舒服 疲惫不堪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看到你乱扔东西,我感到很失望,因为我希望你能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东西。
感受的根源在哪里?
感受的根源其实在于我们自己。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看法。我们的经历,会给我们带来经验,也会相似的环境下,表现出固定的看法。
听到我们无法接受的话,我们一般会有四种反应: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每一种反应背后,都隐藏着我们自己的需要。当我们出现惯常的行为模式时,就要提起自己注意:这个模式背后,到底隐藏着我们哪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