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出了一批风流名士,他们不与统治阶级为伍,放羁于山林,谈玄论道,吟诗作赋,或纵酒高歌,操琴鼓瑟,啸傲林泉,竹林七贤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说到竹林七贤,绕不过去嵇康。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黄初四年,即公元223年。在兄弟们中,他最小,排行老三。其父在嵇康尚不满两岁就辞世了,虽然如此,但是他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和兄长们的关爱下健康长大。他天赋异禀,聪明异常,好老庄,工诗文,精音律,善弹琴,喜打铁。至于其仪表容貌更是了得。“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历,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这样出类拔萃,超凡脱俗的人,想不出名都难。
这样过了五六年,嵇康来到了洛阳。在这里他认识了何晏,何晏何许人也,他是汉大将军何进之孙,父亲早逝,当年曹操做司空时,纳其母并一块收养了他。何晏聪明过人,曹操视为己出。成年后娶了曹操的亲生女儿金香公主为妻,赐爵为列侯。年纪轻轻,初出茅庐的嵇康得到了何晏的赏识,他不仅认可嵇康的学识,称赞他的才气,还做主把自己夫人金香公主的侄女——长乐亭主许配给了他。
嵇康性情率真,恬静寡欲,傲然自纵,卓而不群。又因其高远情趣,率然玄远,是故曲高和寡。嵇康所交的朋友不多,但是几乎个个都是高人,皆超尘世外之士。渐渐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圈子,他们经常聚于竹林之下一起痛痛快快地喝酒,谈天说地,肆意酣畅。他们就是被后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即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看上去嵇康的生活恬静怡然。在竹林深处悠闲地与朋友谈谈玄,论论道,喝喝酒,得大自在。但是放眼嵇康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群雄争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且不说当时魏、蜀、吴三分天下,就是在魏国内部也是风云迭起,纷争不断。当时曹氏家族是魏国的皇族,最得势是曹爽和辅之以他的弟弟。司马家族则以司马懿居首,其次是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
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少帝曹芳拜谒洛阳城外高平陵的明帝之墓,曹爽及亲信都随同前往。司马懿认为这是一个机会,长期装病的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借郭太后的命令关闭所有城门,亲自带兵占领洛水浮桥梁,接管曹爽的军队,随后派人劝曹爽投降。最后曹爽放弃抵抗,请皇帝罢免自己,并向司马懿认错,曹爽兄弟罢官后随即回到了府第。不久,与曹爽关系密切的侍从张当在严刑拷问下,称曹爽和何晏计划在三月造反,于是曹爽与其同伙都被捕。没过几天曹爽兄弟就以“大逆不道”罪被斩于市,同时被夷灭三族。受曹爽牵连何晏亦被同日斩首,夷灭三族。
通过这次事变,司马懿消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的势力,司马家族完全掌握了权力,控制了曹魏政权。对于那些有影响的名士,司马父子仍心存戒备,拉拢恐吓兼施,利诱与打压并用,直弄得人人自危。
就嵇康个人来说,他这人高雅,不受俗世所累,不谋声名,不愿做官,谁来当权,谁来主政,本与他没有关系,可是他娶了长乐亭主为妻后,就与曹氏脱不了关系。在外人眼里嵇康攀龙附凤、攀结权贵,在司马家族的眼里嵇康早已倒向曹魏皇族,因此对他多有忌惮,提防。
然而提起嵇康的脾气和秉性,却是众说纷纭。这主要是他性格的多重性,一方面,嵇康性情随和,心胸开阔;另一方面却又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这样的性格和心地,决定了他在为人处世时难免徘徊不前,充满了矛盾。在俗世,作为皇亲国戚他本可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但他却甘愿与阮籍、刘伶他们一起纵情于山林。他明知司马政权是顺者昌,逆者亡,但他放不下自身尊严,不卖身投靠,委曲求全。
后来东窗事发,嵇康因吕安的事情受牵连。嵇康被捕,是因为吕安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写给嵇康的,可是没等他收到,就被司马氏的密探所截获,很快放到了司马昭的案头。向来敏感司马昭认为这封信是吕安和嵇康要谋反的檄文。因此他大为震怒,下令马上将嵇康逮捕,收送廷尉,同时也把吕安召回,重新审讯,一同治罪。最终司马昭与钟会密谋,以嵇康“言论放荡,害时乱教”为由,判其死刑,同时以“不孝”和“谋反”之罪,将吕安处死。
行刑那天,路的两边拥满了人群,有嵇康和吕安的亲人,有许许多多的故交旧友,有大批的太学生,有远道而来的豪俊之士,有贩夫走卒,有沿街的居民百姓。行至东市,嵇康向嵇喜索取了瑶琴,然后席地坐于刑台之上,神色自若地弹起了《广陵散》,琴声昂扬激越,如诉如泣。那铮铮不屈的琴声在嵇康手指间迸发着,激荡着。从此人尽曲散,《广陵散》于今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