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的一个夜晚,在一座古院的天泉桥上,一位已迈入垂暮之年的先生在为他的弟子学问解惑的过程中阐述了四句名流千古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心学诞生史上最著名的“天泉证道”,四句教被誉为心学的总纲,分别代表了这门哲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读懂了四句教,也就掌握了心学的核心纪要。
也许说到心学,很少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它本身属于儒教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继程朱理学之后由王阳明先生对儒家思想重新定义而创造的新学说。与朱熹倡导的“万事万物皆有定理,凡事外求”“存天理、灭人欲”不同,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反求诸己”。虽然师出同门,但二者求索的方向完全相反。《论语》有云:“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念:向外求索和向内求索。
时间流转到了现在,现在的我们或许早已经忘记了论语、孟子,早已经忘记了大学、中庸,但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血液里,成为了日常有意无意的行为习惯。当我们看到令人愤慨的情况时,会不自觉地说出“岂有此理!”,这个“理”是程朱理学的“天理”;即使是没念过什么书的长辈们,每当催促孩子要尽早成家立业时,也会吟一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里儒家思想八条目的后三条;宣扬城市文化时,总是能看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体现......即使几千年过去了,即使在五四运动中儒家思想被斥为中国落后的根源而被批判,即使现在的教科书中不再将国学作为基础教育了,我们每个人都依然还在践行者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行为规范,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只是在某些时候,我们被身边的人言传身教、被每天所做的事潜移默化,逐渐迷失了本心而已。也正是基于此,我开始研习心学。
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三观不正”,以前看到不平事也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但实际上,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三观不正,甚至不知道三观是指哪三观。或许能轻易说出这话的人跟我的状态是一样的吧,所谓的“三观不正”,也只是别人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自己的思想吧。当我渐渐明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的真正含义时,我却不再轻易说出这个词,因为一个人的三观是从出生到现在慢慢积累形成的,有心人只能从对方的日常生活习惯总结出对方的三观,而不能只凭一时一事去断定臆测。
在一个心学思想者的眼里,世间万事万物是无善无恶的(世界观),人的意识会对万事万物做出善恶的评判(人生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知善知恶的标准(价值观),人需要遵循心中的这套标准为善去恶(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