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出来的时候,李志发现周围的大楼都被灯光点缀得比白天还清晰,一栋栋大楼像是大小各异的显示器。李志是一个IT技术员,来这家公司已经14年了,办公室里最多的就是显示器,前面3台,背后还有3台,甚至左手边的门口还有一台,好在这台只是监控画面,右手边是一个窗户,偶尔抬头透过窗能看到行色匆匆的打工人。这间15平的房间从李志来公司的第4个年头开始就成了他的个人办公室。
办公室窗明几净,窗户却不是都市电视剧里常见的落地窗,而是家里卧室的那种普通窗户,好在朝南,晴朗的日子太阳都会光顾。10年来李志除周末之外的每天早上8:40准时到达这里,坐上8小时,5:30准时离开,近来流行的996在这家外企没有踪迹,当然,周末两天一般还是在家里加班,眼镜的度数从来时400度稳步涨到了现在的1050度,颈椎钙化调理了一次又一次。
2004年他从老家的省会来到深圳,进公司的时候月薪是5k,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0k。他在这里的这14年,日子越过越红火,房子车子老婆孩子都有了,算是在这里扎下了跟。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会想一想,人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实际中,他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出格的事,一切按照最稳妥的路走。
李志刚来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住在狭窄的合租房里,每晚伴随隔壁孩子的哭声入眠,过了两年搬到了公寓里,有了自己的客厅和厨房,又过了两年住进了配备保安的小区,不用战战兢兢担心丢东西了,来公司的第5个年头他遇到了现在的老婆,老婆是公司的行政,于是1+1=3,房车孩子一起配齐了。
他的闹钟每天早上7点会准时叫醒他,起床做好早饭,叫醒老婆,吃完饭去上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丝毫变化。除了在还没有老婆的那些年头,再就是2011家里新添了成员,做自己和老婆的早饭之外,还增加了泡奶粉的活儿。虽然每天都要花上1个小时,但每当看到妻儿笑意盈盈的脸庞,他就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吃完饭8:10分到车库发动车子,把车开到小区门口,等着妻子送完孩子上学到门口汇合,一同驱车到公司,幼儿园和小学都在小区里面,孩子从1岁起就在里面读托班,所以要说养孩子有多不容易那也不至于。
经过20分钟疾驰,每天在8:40分准时到达办公室,有源源不断的电话打进来,最让他啼笑皆非的是同事打不开电脑也会打电话来,走去一看电源都没插上,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自己头衔换了一次又一次,14年了工作内容也没什么变化,这是其他人都不知道的。
曾经想换个大办公室的愿望早已实现,涨薪水也是公司每年的政策,似乎没有忧愁。可是别人的生活中的激情澎湃,他却从来没有感同身受过。
时间往回倒十年,他每天出门都会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精神小伙,衣着光鲜,头发整齐,怀着期待到公司,因为到公司就可以见到刚开始交往的女朋友了。今天出门的时候忽然想起,好多年出门没照过镜子了,和老婆在公司接触也越发的少了。现在的工作也不需要打扮,每天接触的都是公司的同事。如果要回忆这14年来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回忆,那就是自己求婚的场景了,在场的观众仍然是公司的同事。再多余的回忆,现在他抓破头也想不出来了,这日子是不是单调了些?
他走到对面的小店铺,推开门叫了一碗馄饨,老板胡子稀疏好像几天没刮过了,白色的衣服上似乎还有些没洗掉的油渍,但仍然热情地迎了过来。他想起来,还从来没加班到这么晚过,看到老板欲言又止的表情,便和老板攀谈了起来。
李志观察了一下这家小店。门口是一台老旧的立式空调,店子大概有15平,和自己的办公室差不多大,但是摆了8张桌子显得很拥挤,桌子也是旧的看着像自己小时候的课桌,除了没有抽屉,门正对着一个狭小的收银台,收银台上方还有绿色系的菜单,只是破旧到看不清了。这时候老板从里面掀开了收银台边的帘子,端上来了一碗热腾腾的馄饨,顺势就坐在了对面。
“兄弟哪里人啊?”老板说。
“重庆人,老板我看你像是北方人。”
“兄弟真是神了,确实是,我是甘肃的,咱离得也不算远。”
“咳,现在生意难做啊,你看我这小店,已经要做不下去了。”老板连珠带炮自顾自的就打开了话匣子。
“你做这一行多久了?”他问。
“那就久了,兄弟,我这一辈子走南闯北,做过服务员,开过火锅店,工地上也干过几年,现在这个拉面店不好做啊。”
“老板真是见多识广,现在都在做外卖,外卖销量应该不错吧?”
“也难啊,现在老婆都发话了,再不赚钱要我把店子关了,回老家去,反正这里孩子上不了学。”
“那兄弟你怎么打算呢?”李志不经意间就改了称呼。
忽然电话响了起来,一看是老婆,让回家的时候带点儿夜宵。回过头来发现老板又招呼新客人去了。他想“这半夜三更人还不少呢,生意好像也没那么难做呢”?
他快速吃完了碗里的馄饨,出了门回头看了看仍然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暗自心想“这就是我这辈子的生活了吗?”
他决定逛一逛这个深夜中的城市,顺着路就走到了一个广场,在这里工作了14年,却着实没在深夜感受过这座城市,因为早睡才能早起,早起才有精力好好工作,好好工作才能升职加薪,升职加薪才能养家糊口,养家糊口了这个家才会好好的。
广场上有人在唱歌,不少年轻人在旁边合唱,他掰起手指一算,今年自己已经42了,难怪开始觉得这是年轻人的活动。
歌声缓慢飞入耳畔: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
他想起了老婆,想起了孩子,想起了已经年迈的父母。老婆依旧明艳动人,曾经天天挂在脚踝上的孩子不知不觉间头已经到了自己的胸口,印象中步伐稳健的爸爸也已经弯了腰,曾经有点微胖的妈妈买裤子都开始买小码的了,可明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又会有什么不一样?
一阵冷风刮了过来,他不由自主地紧了紧自己的领口,年轻人们似乎丝毫没感觉到这阵风,依然在嘶声竭力地唱歌。
他甩了甩头,走回了公司,开车回了家。
他到家之后,老婆问:“给我买的什么夜宵啊?嘘~小声点,孩子房门没关。”这才想起,自己忘记了这回事儿,于是摇了摇头表示忘了,这下老婆可不干了。
“孩子发烧,我请假在家照顾了一天,连口热饭都没吃上,你倒好连带个夜宵都不上心!”
他没有回应。
“问你呢,你说话啊,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他还是沉默着。
“你倒是说话啊,不会发生了什么大事吧?”老婆忽然提高了音量。
“没什么事,就是看到几个年轻人在广场唱歌,想了很多。”
“什么意思啊,现在嫌我老了啊?”
他没再接话,转身进浴室洗澡去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办公室,那间每天只有自己和几台显示器相伴的房间,每天除了工作就是上班,除了上班就是偶尔加班,没人来也没人去,比吃馄饨的拉面店那拥挤的摆设更让人厌倦,至少拉面店还有人来人往。
办公室的沙发从来没人坐过,最开始想着这下升职了可好了,没事还可以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下。可这沙发它就是个摆设,从来不说话,从来不张嘴,就默默待在窗那边,每天都昂首挺胸,仿佛在陪着他一般,但是叫他不会答应,和他聊天他也没有回应,不对,他从来没有时间和他聊天。同事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偶尔会丢下两个文件,亦或是丢下两个问题。
他感觉到了身体每个细胞都在怒吼,喷头的水狂野地打在他的每一寸皮肤,真烫,周围却是一片黑暗,伸出手就找不到手去了哪儿,想迈出腿却怕他消失,无数窸窸窣窣的声音在回响,细微但又似在咆哮,抬头一看,上面好像比下面要亮一些,甩了甩头,他走出了浴室,可是办公室画面怎么也挥之不去。
他知道了,更亮的地方有首歌在回荡“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窸窸窣窣的声音有老板的“走南闯北”的无奈,有“妻儿父母”的期待,有“旁人艳羡”的话语……
浴室之外,整个家一片漆黑,他知道,老婆睡了,兴许还是背对自己的姿势。垫着脚走进了孩子的房间,给孩子掖紧了被角,慢慢走进客厅,掏出了回家路上买的烟,和老婆结婚这十年,他没有抽过一根烟,尽管年轻的时候烟瘾是那么重,电视机前的全家福在点点烟火的照耀下清晰可见。爸爸在左,妈妈在右,老婆在身侧,孩子在跟前,就是自己的脸刚好没有足够的光照亮。
今天的太阳格外明亮,办公大楼一如既往窗明几净,窗外行色匆匆的打工人没有因为这格外姣好的天气而放慢步伐。
财务部门的小李轻轻推开了他的办公室门,“老李,我们部门的软件好像有些不对,你帮忙看看?”回应他的只有沉默。
“有人看到老李吗?他从来不迟到,今天怎么还没到啊?他老婆郑姐今天也还没来。”
后来人事部门的小周说老李凌晨3点发了一封邮件,辞职了。
他老婆说:“我不知道他怎么了,有了孩子,我们真正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也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他孩子说:“听别人说爸爸不要我了。”
他父母说:“我们的志儿一直都阳光开朗,见到哪个熟人都笑嘻嘻得打招呼呢,日子也是过得红红火火的,怎么会……我想不通啊。”
拉面店老板说:“那哥们啊,老实人,上次吃混沌忘了给钱,后来专门让老婆过来给的。”
广场歌手说:“那个大叔啊,上次在这儿站了好一会儿,又哭又笑的,我们就感觉他是不是‘这儿有问题’。”
李志的老婆起床之后发现他没在家,今天的早餐格外丰盛,有油条豆浆鸡蛋包子,也有牛奶三明治火腿肠,就是已经凉了,旁边还有张A4纸,写着“昨晚吃混沌忘了给钱,公司对面那家”,心想“这个老李抽什么风,今天自己去给不就行了吗?还写纸条”。送完孩子在小区门口等了10分钟也没见老李和车的身影。微信不回,电话也不接,一路小跑到车库看看会不会是在车上睡着了,到地方发现老李果然靠坐在驾驶位上闭着眼,他眉头紧锁,嘴巴还微微张着,于是她打算逗逗他,把嘴巴给他掰开拍,然后拍张丑照,心想“下次还惹我生气我就爆你的丑照”。她轻轻把手伸向老李,摸到老李已经冰凉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