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秦朝统一中国前
春秋时期(公元前七二二至前四九九年)得名于记录这段历史的史书《春秋》;春秋之后的战国时期(公元前四八O至前二二O年)得名于这一时期列国之间战争加剧。
中国封建时期,各国之间的行为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都受到“礼”的约束。但在春秋战国期间日益失去作用。春秋期间关于宋襄公的故事,说他还坚持礼的守则,说:“君子不重伤(伤敌两次),不擒拿二毛(头发灰白之人)”,被其手下武将怒怼。宋襄公所坚持的就是行将失去的战争礼法。
战国期间,七国相互组织联盟,除秦之外的六国试图联合对秦,称为“合纵”;秦拉拢其他六国之中的某国一起攻击其他国家,称为“连横”。
最后秦国以“远交近攻”的策略击破诸国“合纵”的联盟,得以逐一击败六国,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全中国。自封“秦始皇帝”,废除以领地分封皇室、诸侯的旧法,改在全国设郡县,centralizing authority,创立了centralized的庞大帝国。
中国的统一
始皇帝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国的统一,虽然在他之前很久,中国人便期盼出现一个“天下”一统的中国。
冯友兰在此章专门强调中文里“天下”一词,字面意义是“普天之下”,而非帝国。当时的天下自然是周天子和诸侯的领地总和。但是,古代中国人说“天下”,心中想的却是”世界“的概念,只不过他们当时所知道的“天下”(世界)只限于“中国”的范围,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
从孔子时代起,人们虽然只生活在中国的地域,但他们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思想家的精神世界,却自认是生活在世界之中,所考虑的问题也是从世界范围来着眼。自公元前二二一年起,此后两千多年,除去很短的例外,中国人始终认为是生活在“普天之下”的世界里,受一个中央政府管辖。因此,中国人惯认为,要有一个中央机构来实现世界和平。
《大学》
为了说明中国哲学的世界性质,可以略举四书之一《大学》中的一些思想以说明。
《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后来的儒家认为,“三纲领”可以归结到一点,就是“在明明德”,人要弘扬内心善良光明的德性。而“八条目”也可以归结到一条,便是“修身”。“修身”之前的“格物”“致知”是修身的方式和途径,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以至于“止于至善”的方式和途径,目的是“止于至善”。
可以看出“在明明德”和“修身”也是一回事,这些思想最后都归结到一个中心,就是“止于至善”。儒家认为,一个人不需要谋求担当国家或世界的领导,作为国家和世界的一份子,一样可以对世界作出贡献。这样真诚地竭尽己力,就是“止于至善”。
关键是,《大学》的作者是着眼于世界的治理与和平来考虑问题的。而且这是中国的思想家们共同的思维方式。
《荀子》中的折中倾向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公元前三世纪下半叶(秦汉之际)出现一种调和、折中的趋势。折中学派的主要著作《吕氏春秋》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对各种思想流派都有所论述。当时的儒家和道家都流露出折中主义的倾向。
各派思想家们都承认有一个绝对真理,就是通称的“道”。不同的流派着重“道”的不同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儒家认为,虽然各派都有贡献,但只有孔子领会了全部真理;道家则认为,老子和庄子才是全面领会了“道”的全部真理。
在《荀子 解蔽》篇和《天论》等著作中对各个学派的长处和短处进行了分析,认为,哲学家们的洞见和短处常常纠结在一起。他们有自己的洞察力,而往往因此又自恃太甚,结果洞见之处又成为他的盲点,他的哲学的长处又同时成为他的短处。
《庄子》哲学中的折中倾向
《庄子》的《天下》篇陈述了道家的调和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各流派做了评述。
《天下》篇认为真理的总体是内圣外王之“道”,对“道”的研究叫“道术”。局部真理是真理总体中的一部分,对局部真理的研究叫“方术”。《天下》篇说,天下治方术者很多,都认为自己很完美。那么道术在哪里呢?在圣人的思想里,在王者的成就里,且皆源于一。
这个“一”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天下》篇认为,儒家对道的阐述不无道理,但儒家所见只是道的末端和粗糙的方面,不知道“道”的根本和精微之处。
《天下》篇认为各派虽都有所“闻”于道,但都不能免于偏蔽。老子和庄子虽然受到称颂,这两位道家的代表人物,也被列为“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含蓄地批评他们的所见也只是道术的一方面。
司马谈和刘歆的折中主义思想
折中主义思想一直延续到汉朝。司马谈身为道家,认为,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但道家得各家之长,因此在诸子六家里位于其他五家之上。
刘歆是一位儒家。他同样认为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他认为各家都有所长,都做了很深的研究,虽然各有偏见和缺点,但都是六艺里的分支和传承。“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诸子)九家(小说家在哲学上无关宏旨)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所有这些看法反映了当时思想界寻求共同点的强烈愿望。
公元前三世纪的人们疲于列国之间几百年的战争,渴望统一,哲学家们也一样谋求思想上的一致。折中主义便是这样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