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时候,就常常听老师提起加西亚.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而我也是读了中文系之后,才渐渐接触这些历经时间磨砺仍经久不衰,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名著。
在校期间,我一直没有阅读马尔克斯的相关著作,而买了这本《百年孤独》也是出于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那天傍晚和朋友从超市出来,看到有一个书摊在论斤卖书,我就走进去扫了一眼摊上的书,不经意地询问了老板有没有《百年孤独》?老板很快就将我要的这本书寻了出来,并说:“这是最后一本了。”于是,在走出这家书摊后,我的手上就多了一本《百年孤独》。
书虽然是买来了,然而我却一直搁置着没有阅读,直到最近从学校毕业了,说不清缘由的开始了阅读,并在五天之内的闲暇时间,一气读完。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不同于一般的小说,这本小说无疑深刻烙印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点不止于此书的字句中所透出的深刻的孤独之感,还有一种家族无奈的宿命论般的悲剧命运。在我的理解中,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家族最大的悲剧就是挣脱不出家族注定在马孔多毁灭的悲剧且正如马尔克斯在书中最后文字所下的死刑那样:“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羊皮卷一开始就准确的为这个家族的命运规定了开始与结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这个家族最后被蚂蚁吃掉的孩子是带着猪尾巴的乱伦产物,虽然是爱情的结晶,却依然无法从头更新家族的血脉,涤除其中顽固的恶习和孤独的天性。虽然在书的开头,乌尔苏拉就一直避免家族的后代中因近亲乱伦而出现带猪尾巴的后代,然而她为了使血脉流传与造化法则抗争却因这个孩子的降生而宣告失败。大概世上最可怕的并不是未知的恐怖,而是为了改变而进行的努力抗争,最终都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徒劳。
《百年孤独》这本书的魔幻与伟大之处或许也体现在这个家中为后代的命名中,后代子孙的出生到死亡与其姓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或许家族的基因一开始就以命名的方式强大的引导子孙走向悲剧的命途,在某种意义上,家族名字的延续就是家族悲剧的又一轮开始,又一轮终结,像一个圆圈,时间在推着这个家族向前走的同时亦拖拽着其后退。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在《百年孤独》这本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和阿玛兰妲。作为家族中的第一代子孙,他们的不会爱的典型性或许在现代人身上,也能觅到相似之处。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虽然发动了三十二场战争,在战争中与许多女人上床,并有了十七个儿子,然而这一切于他而言,前者大概是出于自尊,后者大概是出于本能。他在爱的荒漠中结实的无数女人,都不曾在他的情感中留下任何痕迹,就算他曾经爱过他的第一任妻子——蕾梅黛丝,在多年后,他回忆起她,不过是某个足以可做他女儿的人的模糊形象。而对于皮肤皲裂、满口蛀牙、头发枯白,为家族操劳了半个多世纪的母亲,也无法唤起他内心深处的丝毫怜悯。他的冷血所标示出的是一种天生无力去爱的缺陷。正因为他无爱,他才能毫不犹豫、毫不手软的毁去一切在世上留下的痕迹,只留下不带任何个人标记的用具。他不需要回忆,他只专注的活在当下,而所谓的当下,也不过是浸透着个人深刻孤独的,拒绝与任何人交流的一方囚禁自己在金银器作坊里的狭小天地,在那里,他周而复始的制作小金鱼并亲手毁灭自己制作的小金鱼,以此打发余生。
书中的另一个典型是因为恐惧而拒绝敞开自己的心扉、勇敢去爱的阿玛兰妲。她的爱起源于皮埃特罗.克雷斯皮。或许是由于一开始皮埃特罗.克雷斯皮爱的是丽贝卡,所以她费尽心机试图破坏丽贝卡和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之间的爱情,甚至使得蕾梅黛丝无意中成了这场破坏的无辜牺牲者。但当一切朝着阿玛兰妲的预想实现的时候,当她朝思暮想的皮埃特罗.克雷斯皮最终爱上她并想娶她为妻时,她犹豫了。如果一开始她希望利用时间来检验皮埃特罗.克雷斯皮是否真的忘却了丽贝卡还属于情有可原,那么后来经过时间检验的皮埃特罗向她提请结婚时,她却一再说出与真实想法相悖的话语拒绝他则实在令我匪夷所思,一开始,我以为阿玛兰妲是在维持自己作为女生的矜持。直到步入中年后的她,面对倾慕于自己并且她也心有所向的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依然也同年轻时一样的态度——明明爱着对方,却一再说出相反的话去掩盖自己的真心。正是因为她的“拒绝”,前者为她付出了生命,而后者只能靠回忆与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来度过凄悲的暮年至死的这一段时光。在这两段无疾而终的爱里,阿玛兰妲虽然斩断了因爱附带的恐惧,但她也失去了两个真正爱她的人。皮埃特罗.克雷斯皮的死,阿玛兰妲因愧疚烧伤自己的手指,并在手指上缠绕了一生的黑纱,似乎是她在爱情中溃逃的冥刻。
在某种意义上,《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已穿透书籍,它具有了扩散性, 也许也会成为现代社会禁锢每个人的囚笼。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与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始终存在于个体生命的一隅。有的人排斥孤独,有的人享受孤独,但无论是排斥还是享受,孤独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为独立的个体,在面对孤独时,如何能不畏惧孤独,且身处孤独时,能够不完全封闭自己,或许才是更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