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谈话
今天谈话的学生是:黄超依、许竞文、符贝贝,吕孟阳和付俊豪。谈话中,有的同学向我倾诉了近期的苦恼,似乎是有莫大的委屈,也有的感觉是在学校里除了听课和写作业外,没有其它更有趣的事情……感谢他们的信任,感谢他们的坦诚相见,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我分别给予了建议和帮助,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二、关于考试后的几点做法:
1、今天自习课较多,所以我利用这个机会对期中考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算是对这次考试最大的尊重,也对考试做一了断。并借助班级论坛的主题“期中考试,我有话说”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发言。成绩虽不能说明一切,但也能暴露出一些问题,发言的同学也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所以发言都很有代表性。
2、召开值日班长和课代表会议,集中处理了班级管理中几个特殊问题:中午12:30~12.40之间说话,进出教室和打乒乓球、中午午休随意换座位等,也对班级的下一步管理进行了安安排和部署,这对于整个班级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关于读书
今天阅读的是郝老师的文章《思屑|你最大的成就是开启未来的勇气》,尽管是互不连接的内容,但是读起来仍然给我很多启示。
一、人的发展,本质是思维发展。写作,是提升心智的重要途径,是深度学习的强有力工具。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帮助自己清晰表达观点,以及观点之间的联系。写作暴露出的问题都可以解释为思维的问题。不重视写作的学习是低层次学习。
反思:我坚持记录教育日记,也就是不愿意让自己的思维停滞不前,不想让自己的教育史空空如也,而这些年的坚持也让我的头脑和心智变得成熟和完善,几年前的自己完全属于“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的状态,经常会为一些小事生闷气,发脾气。但是在我专心记录的日记里,我把目光投向自我,不断反思,不断阅读,不断总结,让小我逐渐消失,让大我日益成长,让自己朝向阳光、朝向完美!
二、很喜欢哲学家休谟这句话:“当我们专注地研究人类生活的空虚,并考虑荣华富贵空幻无常时,也许我们正在阿谀逢迎自己懒惰的天性。” 空虚的本质是什么?是生命寻找不到意义感,是生活失去了真正的热爱、行动与创造。
反思:的确,当我们为了心中的目标奔跑时,我们不得不放弃路边的风景。因为心中有使命,有梦想,所以我不再喜欢去追剧,去看网络人气小说,不再去理会飞短流长,每天利用走路、做饭等“暗时间”去思索班级问题,教学思路和作业设计,哪有时间去感叹生命的空虚?
三、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得好:“真正好的教学不应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源于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
很多人认为成就和机会源于能力。其实,大多数人的能力都差不多,并没有本质差别。真正决定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大部分是工作习惯。比如,我发现许多卓越者大多有以下工作习惯:写工作日志,即时记录,管理时间,整理文档……
反思:教师的真正成长来源于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而这两者,我的理解是来源于专业的写作和专业的阅读,如郝老师之前的的“构造合宜的大脑”,“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记事。通过借助外部工具,比如印象笔记、手机备忘录,确保自己做到不遗忘,但又避免这些琐碎的小事占用大脑内存。让大脑,专注于思考、解决最重要的事。”,并对自身进行再思维、再认知,建立批判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