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大唐武德年间,王小明刚刚成亲就被抓去前线作战,结果一去不回,留下母亲何氏和刚刚结婚的妻子二丫。
现在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杀兄囚父登上皇位。
在这二十年里,沧海桑田,王胜在母亲和奶奶的照顾下长大,母亲看王胜聪慧就送孩子读书,王胜熟读四书五经,于是被县令推荐到长安治学。
王胜在家中拜别母亲,背上包袱一个人前往长安,临行前,母亲把当年丈夫王小明留下的半个玉佩用红绳拴好,系在王胜腰间。
王胜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从太原一路走到长安。
由于天下初定,还没有达到太平盛世,一路上匪患猖獗,王胜还没有走到一半就遇上了山贼,身上的钱财以及干粮被抢了个精光。
唯一留下的就只有几本书,山贼也知道不能要读书人的性命,所以王胜才多次在山匪手中活下命来。
由于玉佩被王胜放在一处安全的地方,所以玉佩也没有被抢走。
就这样,王胜靠着挖野菜,摘野果,一路上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到达了长安。
王胜本以为到达长安就可以安心治学。
但是王胜一路来长安风尘仆仆,加上多次被山匪抢劫早已经衣不蔽体,因此在进入长安城的城门时就被阻挡在外。
原因是流民不允许进城,王胜的推荐书也被山匪撕毁,于是王胜进不了城,只得在城外。
王胜在城外干着一些苦力活,才能有吃食,王胜多次想要放弃,但是一想到离家时母亲一脸的期冀和自己这一路上吃的苦。王胜就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就这样,在城门外待了两个月,一天,王胜遇见一个公子哥出游,王胜于是赶忙上去,对公子哥说明原因,希望公子哥能带自己进城。
公子哥在对王胜进行一番考教后,知道王胜是有真才实学,对王胜也是颇有兴趣,于是在回城时把王胜带上。
自从,王胜历经磨难,终于进入了大唐最繁华的都市长安。
王胜在进入长安后,就被城内的景象惊呆了,城内城外可以说就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穷人的地狱,一个是富人的天堂。
王胜想要凭借胸腔中的一腔热血,报效大唐,但是刚刚升起的火焰马上就被浇灭。
王胜是外来人口,在长安举目无亲,而且还穷困潦倒,没有靠山的王胜根本无法靠近大唐的权力机构。
王胜投的拜帖没有一家肯收,王胜心如死灰,在长安城里两三天,钱就用完了。
王胜不甘心自己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到家,他还想最后试一试,王胜找到当铺,含泪把母亲给自己的玉佩当掉,并发誓将来出人头地一定要把玉佩赎回来。
有了玉佩换来的钱,王胜可以在长安多停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王胜仍然给每家每户投拜帖。
但是基本石沉大海,偶有回应的也是想要把王胜招进府里做一个跑腿小厮。
王胜也是有书生傲气,怎么肯沦为下人,拒绝了这些回应。
就在王胜走投无路的时候,一群官兵找到了王胜。带头的人正是当铺的掌柜。
一看到王胜掌柜就对那群官兵说:“各位官爷,就是他。”
官兵上前把王胜围起来,王胜此刻还不知所措,官兵把王胜带到一处宅子,这个宅子豪华气派,是王胜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
宅子里的丫鬟下人带领王胜前去梳洗一番,换上上好的丝绸制作的衣服。把王胜领到大厅就退出去了。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坐在主位上,手里把玩着一块玉。王胜定睛一瞧,才发现是自己当掉的那块。
王胜不知那人把自己带来所谓何事,于是谨慎的开口问道:“不知大人把小生叫来是有什么吩咐。”
那人听见王胜的话,回过头来,仔细的打量着王胜,眼睛里泛起泪花。
就在王胜手足无措的时候,那人缓缓放下手中的玉佩,对王胜说道:“这块玉是你当掉的?”
王胜见那人问起玉后,羞愧的说道:“大人,说来惭愧,我原本家住太原,来长安治学,不料路遇歹人,抢走我的钱财和干粮,我一路风餐露宿来到长安,由于囊中实在羞涩,不得已把母亲送与我的玉佩当在当铺来换取钱财过活。”
那人听见王胜的话,“噌”的一下起身,对着王胜说:“你说这玉佩是你母亲送与你的,那你母亲叫什么名字?”
王胜见那人这样,对他说道:“不知大人为何询问家母名讳,是否与家母有旧识。”
那人沉默良久,从衣兜里缓缓拿出另一半玉佩,二者合在一起,严丝合缝,浑然天成。
王胜也一下呆愣住,嘴里说着:“这,这,这”
那人继续说道:“现在可否告知你母亲名讳?”
王胜说道:“家母名二丫。”
那人手里的玉一下掉落在地上,一把抱住王胜说道:“真是二丫!”
那人许久才对王胜说道:“你母亲可曾改嫁他人?”
王胜说道:“母亲未曾改嫁,自从父亲上前线打仗,出走三月有余,母亲才发现自己身怀六甲,然后再奶奶的帮助下把自己生下,把我拉扯长大,同时照顾奶奶。”
那人一听顿时泣不成声:“二丫,二丫,我找了你好久,你怎么才出现。”
有对王胜说道:“孩子,我是王小明,我是你父亲啊!”说着欲上前拥抱王胜。
“父亲?”王胜呢喃道,但是马上王胜把王小明推开“不,不,我没有父亲,我父亲二十年前就已经战死沙场了。你不是我父亲,我父亲才不会不管我娘。”说着就往外面跑。
王小明于是赶紧追,终于在一处草丛看见了正在放声大哭的王胜。
王胜说道:“娘亲一直坚信你没有死,给我取名王胜,是希望你能大胜,顺利回家,可是娘亲等了你二十多年,你一直不曾回去过,你在这里大鱼大肉,娘亲在家里食不果腹,每天挖野菜,去给别人洗衣服换取。还受地痞流氓的调戏,最后娘亲把自己的脸划花。可你呢?”
王小明听了也泪流不已。对王胜说道:“孩子,父亲当年被抓去战场,我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就是为了立下战功,好有封赏,多次重伤,几次都濒临死亡,但是我还是挺住了,就是为了回去见你娘。等到战争结束,我再回到家乡时,一切都变了,我找遍了所有地方都没有你们的身影。”
王胜不信,对王小明说道:“我不信,怎么可能会找不到我们,你撒谎。”
王小明告诉王胜,明天我们就回去,接你母亲,我和她说。王胜迟疑一下,还是答应了。
在府里,王胜看见了带他进城的公子哥,他原来是王小明去的妻子生的孩子,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
第二天,王小明带上家里的下人,骑马和王胜赶回太远,王小明经过长途跋涉,再次见到了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女人。
王小明一把把二丫搂紧怀里,二丫不停挣扎,拿出随身携带的剪刀,还好王胜及时阻止,否则王小明身上免不了要多一个窟窿眼。
王小明对二丫说道:“二丫,我回来了”
二丫转身跑进屋里,把门锁得死死的,就是不让王小明进去。
王小明隔着门,把这些年的经历一一对二丫诉说。
原来,王小明真的每年都会前往太原寻找二丫,但是每次都是差一点。
因为没有食物加上洪灾旱灾已经蝗灾,二丫和母亲在王胜出生不久后,就搬离了村子,到了山里面去生活。后面才又搬出来,去了隔壁县城。
二丫刚开始也会隔三差五的回来看看有没有人烟,看看王小明是否回来。知道几年后,二丫才彻底死心,一年只回来一两次。
期间王小明在家住过一两个月,但是二丫因为婆婆生病没有回来,等他回来时,王小明已经离开,二丫看到有人居住过的痕迹,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人,就以为只是有人路过暂住,就离开了。就这样一次次和王小明错过。
二丫打开门,一把扑入王小明的怀里,但是想到自己脸上的伤痕,又转过身去。
王小明见状上前,撩开二丫的面巾,用手轻轻抚摸这二丫脸上的伤痕。
王小明拜祭母亲的坟,带着二丫和王胜前往长安。
二丫在长安生活了两年,就因为身体原因,返回太原,王小明告老还乡陪同二丫一起回去。
不久,二丫逝世,王小明把二丫葬在母亲坟旁。王小明在一旁修建一个茅草屋,终日和二丫还有母亲做伴。
王胜在父亲的帮助下,成功进入朝廷为官,后又自己主动请求返回太原,在二丫所在的县当起了县令。王胜清正廉洁,受到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