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可以让人迅速地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它可以劈开我们内心冰冻的海洋。前提是:它必须是正三观、提高心性的好书。
好书就像好朋友,它把所有的善知识无私地分享给你之后,就会给你引荐下一位良师益友。随着阅读的半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良师益友会变成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成住坏空。它如同一个正弦曲线一样,让你在生命的际遇中逐渐接纳种种,也臣服种种。它不会像数学一样要求你求出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函数方程式,但是你的“执着”会让自己误入歧途。
很多人为了身体的享乐,黑白颠倒或者过度贪嗔痴慢,忘了自己的本儿,还试图别人带进阴沟里。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要认假成真,学会尊重自己的身心灵,把外在的纷纷扰扰给屏蔽掉,让自己安住于当下。然而,人容易从众,很容易败给欲望。
就拿读书来说,除了学生党,很少有人能保持每天阅读两个小时以上。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又会被做不到的人带偏。一旦你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格格不入,你就会想出千万种念头来和他们保持一致。这些所谓的“同”,就慢慢地把你的“读书正念”抽走,让你在人生的各种虚设APP里形成“软瘾”。
当我们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这些危害,并且辅以积极的行为,就会把自己从舒适区带到恐惧区、学习区,然后走进属于自己的自在区。不论是哪个区域,我们都要把“学而时习之”代入进去,让当下的觉知和力量不断地滋养自己。慢慢地,你就会感知到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变化,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学习证悟会有一种“澄明之境”。
你知道这一切都是经历,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你的修为,就不会在念头中反反复复的折磨自己,任它来去自由。此自由,可以人让你在万物中自然转换视角,永驻于内心的宁静。明空老师在答疑会上,带我们做观想,让人深深的扎根于当下,确实是把过去与未来的幻觉干掉了。只有当下的觉知与放空,才能让我们在空空如也里放松。
阅读也是一种心灵观想,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文字把自己一点点地代入各种对境里,感知生命的种种,继而激活慢慢枯萎的灵魂。一个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不光是心性上的差别,更多地是表现当下的活法上。
昨天过中秋节,我开心地跟弟弟和他的女朋友讨论我们要怎样开展一个赏月的仪式。他们俩却无动于衷,弟弟还说:“过什么节呀?哪一天都不是一个样!”我静静观照他们所说的话,洞察出了他们的无聊与无奈。
“那你可以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吗?向她表达一下你的问候?今天过节,让妈妈知道你这个儿子心里还是有她的。”我说。
“光有心,有什么用啊!”他依旧冷酷。
事已至此,我啥也不说,默默给妈妈发问候,给爸爸打电话。他的态度只是他的态度,并不能影响到我,我该做的事还是积极地去做。我们不能被任何人的情绪牵着鼻子,即使是自己最亲的人。只要我们明白自己的心是真的,做的事是对的 ,就为所当为吧。
与他们赏月的事宜泡汤,我还是可以一个人心怀喜悦地赏月。月在中天,光华把一切照得既清谧又祥和,尤其是听主播们朗诵《春江花月夜》、《乡愁》等诗歌,让人融情于景,久久沉醉在当下。相较于KTV、酒吧等喧闹处,是何等的诗情画意啊!
当阅读力真正的融于自己的生活,所有的文字都会发出自己的活性来为你助缘。
一如雪师所说:好书如好人,你一定要好好珍惜。如何珍惜呢?尽量往更深处挖掘,并且在你阅读的过程中,投入你对生命的热爱,用你所有的灵魂去感受。
我们要用心选择书籍,不能乱读一通,毕竟每本书需要时间和心力的。能不能提纯自己,可不可以知行合一,既有益于自己,又能够带给别人清凉,这是我选择书的标准。
我生活的周围设有一些书屋、书院,里面也有很多书,我翻了翻,它们都是一些鸡汤、成功学、投资学、政策法规等等,不是我必须得读而且想读的书,所以我宁愿多花一些钱到网上买自己喜欢的书。
梁实秋先生说:“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以书为伴的日子,既清静又美好,每个作者都是我的灵魂画手。当“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射进生活中,从一楼到二楼都是我的书香世界。徜徉在书天堂里,我不贪也不执,唯愿悟到的地方可以明心,能落地的行为让我砥砺前行。
最后,我感恩雁城读书会的每一位朋友真心相伴,用真心、慧心与文心连接菩提世界,做最好的自己,并且去积极地影响他人读书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