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四点多钟的时候,我看着外面天气实在诱人,就下楼准备到海滨公园走走,听说为了迎新年那里备有三十余万株花。
我一边走一边拍这蓝天白云街道,心情舒畅无比,准备安静的思索一下最近的思想状态并为接下来的日子做些安排。
这时爸爸的电话打过来,说扬名广场有个快递要收,但是他不知道那个地点具体位置在哪里,希望我先过去看一下,这样他再去看就快一些。(第一个要求)
我想着就是去帮他探一下路,因为父辈们在商场容易找不到方向,这举手之劳我应帮。
于是我到商场那个地点看了一下,并把应该从哪个入口走入的路线图都拍了图发过去
这时他又打电话过来说“你在那里等我一下,跟我一起上去。”(第二个要求)
我当时就有点火,因为在我的安排中,只是想帮你探探路,他这进一步的要求就有侵犯到我。
但是这一步是在他的安排之内的,他并不给我拒绝的机会,或者说在他的安排中这件事没有我他完不成。
于是我等了他十几分钟他才到达广场(我是一个时间观念重的人,非常冒火),但我控制住自己,尽快领他去地点,并跟他一起在地点处装了四个大袋子的快递。
还没有完。
他说你在这个地方照看东西等我,我还有一个快递,同时我要回去开车过来拉。(第三个要求)
我站在冷风中足足等了四十分钟,你们可想而知我非常非常非常生气。
这时候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我让自己陷入了如此境地,而且相同道理的事情绝对会再次发生,我不能白白浪费一个多小时时间还气炸自己。
于是我从这件事情的发生开始思索。
第一,别人给我之指派了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根据他的内容与语气判断了任务的难易程度,但人都会有把难做的事情简单化去说的倾向,因为这样子不容易遭到拒绝。我应该再多问一句,我去探过路之后还需要做什么?这样子能够了解这项任务的全貌,一方面自己好安排,一方面给自己接受或不接受的机会。
第二,如果事情已经发生,看对方对你的安排是否合理,你是否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并恰当表达。比如本来爸爸是要把东西都放在广场口,我就不同意,一方面人来人往的地方有需要移动的可能性,如果后续需要我自己移动,会增加我的工作量与我情绪的抵触性,另一方面那个地点开车进出不方便,势必会延长时间,所以我提出放在一个更方便的地方。
第三,接受现实。我们知道发火的目的是震慑对方,那发火前的愤怒是为了积蓄力量爆发,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我打开微信读书,找到一本熟悉的轻快小说,以此缓解自己的情绪,并让自己转移注意力。
第四,与对方交谈,尽量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今天早上吃饭时间,我就与爸爸好好交谈,我说了他昨天对的做法让我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心理很不舒服,如果再有事情让我做,就直接告诉我是什么事情,需要多长时间,让我有心理准备。
多思考多交流,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舒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