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十三岁了。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我的教育会对他的性格有哪些影响。今天仔细想想感觉自己是个标准的“三分钟热度”妈妈总是在出了问题的时候才想起教育。
孩子未出生前我也读了一些育儿方面的书,不过都是读过而已。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承少批评多鼓励的原则,牢固树立关系胜过一切的教育理念。感觉孩子虽说不算太优秀但却很自信是个善良、诚实、阳光、活泼的孩子。
学龄前尽可能的每晚给他读故事,上学后从来没有因为作业问题跟他发生过矛盾,儿子也从来没有因为没完成作业请过家长。
从一年级开始他每天放学回来我从不要求他写作业,总是说:“饿了吧!吃点东西吧!先不要写作业了,休息一会。”可能是小孩子天生就爱学习吧!我每次都这样说,儿子反而每次都是先写作业。
从小儿子就像个小大人一样乐观自信。记得一年级刚入学时因为语文拼音没有学好,默写时总是出错跟十多个孩子一起被老师留在了教室里,当我和其他孩子的妈妈一起去教室里接他们时,别的孩子看到家长都嚎啕大哭,儿子却只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当着老师面我没有多问,就带孩子离开了。路上我问他:“别人都哭了,你怎么不哭呢?”儿子回答:“你不是总告诉我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吗?”回到家里,我跟儿子一起复习默写拼音。后来这样的事情也再没有发生过。自此儿子也养成了遇事想办法不哭鼻子的做法。
作为一名老师我自己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关注过程不看重结果,学校的考试排名从不过多的关注,只是在平时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虽说不关注成绩排名但每次带的班成绩还都不错。也许是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对自己的成绩排名似乎也是一幅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过小孩子毕竟自制力差,小学六年级前成绩一直都是班级中下等,清楚的记得有一次班上八十六个孩子儿子考了四十一名。当我说:“儿子呀!你的前面都有四十个孩子呀”儿子居然说:“那我后面还有四十五个呀!”
虽然如今的儿子总是自信阳光但是作为母亲我觉得自己不够称职,儿子小时候工作忙碌老公为了生活在外奔波,一岁左右断了奶的儿子就被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当时的自己不懂发展心理学,也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现在想想儿子呆在老家的那一年心里该是多么无助呀!两岁半接回我的身边,但是再次因为工作忙碌连年带毕业班无奈的把儿子早早地送进了幼儿园。如果换作现在无论如何也要等三岁以后再送孩子上学。
过去的遗憾就让它留在过去吧!如今我觉得小小少年的儿子更多是受到同伴的影响,我只负责做好自己成为榜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