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每个人穷极一生都在追寻的宝藏。我们常常以为,幸福取决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诸如丰厚的财富、显赫的地位、美满的家庭等等。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用心体悟后便会发觉,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深藏于内心,需要我们去修炼、去唤醒、去运用的奇妙力量。
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才能在平凡中发现美好。
生活大多时候是平淡如水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柴米油盐的日常,没有波澜壮阔的剧情,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颗善于感知幸福的心,能在清晨透过窗帘缝隙的第一缕阳光中,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能在偶然邂逅的一朵盛开的野花里,看到自然赋予的诗意与浪漫;
能在家人围坐一起的寻常饭菜中,体会到亲情的珍贵与浓厚。
就像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可她凭借着敏锐的感知力,用双手去触摸世间万物的纹理,用心灵去聆听生活点滴的声音,从老师指尖传递的爱意里,从文字所描绘的精彩天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书写出了震撼人心的生命篇章。
感知幸福,让我们不会在日复一日的忙碌里变得麻木,而是始终能捕捉到那些微小却璀璨的幸福瞬间。
这或许体现在为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份早餐上,早起一会儿,用心煎一个金黄的荷包蛋,烤两片香脆的面包,冲一杯香浓的牛奶,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这简单的举动就已经开始在创造幸福。
也可能是为亲人、朋友策划的一场惊喜,记住对方的喜好,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送上一份期待已久的祝福,看着对方眼中流露出的喜悦与感动,幸福的氛围便弥漫开来。
又或是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去攻克一个难题,当难题迎刃而解,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懂得创造幸福的人,就像生活的艺术家,他们用积极的行动、用心的付出,为自己和身边的人绘制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幸福画卷。
保持幸福的能力,则考验着我们的心态与智慧。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困境总会不期而至。在面对困难时,那些具备保持幸福能力的人,不会让阴霾长久笼罩自己的心灵。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但他始终能以豁达乐观的心境面对,“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黄州,他研究美食,开垦东坡,与友人相聚,从困苦的生活中挖掘出别样的幸福滋味。
在岭南,即便“日啖荔枝三百颗”,也依旧笑对人生。他用超脱的心态守住了内心的幸福,让其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拥有保持幸福的能力,意味着我们在顺境时能珍惜幸福,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也能坚守幸福,心怀希望,让幸福的火种永不熄灭。
幸福,绝非遥不可及的幻影,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我们用心修炼感知它、创造它、保持它的能力,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当我们拥有了这种能力,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让幸福如涓涓细流,润泽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