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只有复盘才能翻盘,怀着这样的一种憧憬,回望大半年的写作训练之路,不尽感慨万千:每当看到一篇篇文章被推荐到首页时,要说不激动膨胀一下,我自己都觉得虚伪。
2017年7月份开始至今,完成了72792字,30篇文章,其中9篇被推荐至首页,其中《«战狼»里有种人生叫:龙小云》是点击率最高的,但也不过四千,说来惭愧,说明需要进步的空间大得很啊。
写作的好处
让人更专注、高效
记得当初特别羡慕每日更文的大咖,觉得他们是神,因为当时自己一两周要好几次通宵熬夜才能勉强拼凑一篇文字,但写作慢慢让我变得安静专注。
因为日常的工作需要处理、繁琐的家务需要花时间打理,带着娃的妈妈们想熬夜娃又不同意的,剩余不多的时间想要写一篇像样的文字,需要宁心静气,集中注意力。
长此以往,我发现做事慢慢变高效了,我会在工作、整理家务时整理好思路,在难得的空余时间洋洋洒洒写一篇了。
开始写作后,只要稍微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提高效率,排除干扰,一周一篇两千字的文字可以轻松搞定。
锤炼语言功底
没有写作之前,我自认为语言表达还不错,经常卖弄诗词歌赋。
开始写作才发现很多意思表达的词不达意,一段时间的写作训练后,逐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不再仅仅关注辞藻的华丽,而是更注重语言的精准到位。
在码字的路上,我会有意的收集一些优美的词语、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会有意的琢磨怎么样表达更流利顺畅,该怎样遣词造句更适合表达中心思想。
在语言锤炼的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更好的写文,语言功底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写文质量的高低。
逻辑性强
一篇文字一个观点,要围绕观点层次分明的展开,说起来容易,但对于思路并不明朗的我来说,做起来却往往陷入逻辑混乱的深渊。
写作后发现,在篇章结构和逻辑顺序上,我还有着巨大的欠缺,写完文章后,自己再反复推敲文章的主旨、段落的层次、上下文的衔接,找出问题就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
清晰的逻辑同时也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思路更清晰,事务安排也更为合理。
怎么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多读书
说来好笑,一开始读书是基于这样的打击:体肥还须少吃饭,人丑就该多读书。前者没做到,后者倒是多多少少的积累了一点。
后来发现,一旦需要写点东西的时候,居然也可以引经据典,有时候还有点滔滔不绝的态势,比起我那个基本不看书,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的弟弟,瞬间觉得自己有了某种可以在他面前趾高气昂的底气。
工作后发现,语言文字的表达成了很多人的致命伤,多数还是因为读书少,对某一个事件或观点有一堆腹诽或意见,提起笔来总觉得无从下手。
一个同事要写年终报告后,告诉我那是他熬一整夜、头发快揪光了才凑出一千字左右的文字,我看来第一条理不清楚,第二行文断句磕磕绊绊,基本需要重新修改。
细聊才知道,这位仁兄基本不读书,平时靠肥皂剧、娱乐八卦、网络游戏消遣人生,轮到写材料整资料,每次都属于求爷爷告奶奶的惨状。
求人不如求己,读书是帮你成为锤炼语言、锻炼文笔的第一要务。
读什么书
好书太多人生有限,个人观点,如果你没有特定的书单,选书还是应兼顾爱读和经典两方面。
所谓开卷有益,但书再好读不进去也无益。每人性格气质爱好各不相同,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是读传记诗歌还是小说散文,是读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类的书。
为提高写作素养,对作者的文笔要求要高些;经典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经过岁月打磨得到公认的好作品,读几本名著,多一点厚重和累积,绝对比每天盯着小品杂志要有深的多的领悟。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以我为例,国内四大名著是首选,里面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个性鲜明的人物设定,有尔虞我诈的复杂人性,有成王败寇的唏嘘喟叹,在这些书里让我们时隔多年,仍旧能引发共鸣,思索生命。
国外的书,如果你不确定怎么选,也可以选经典,比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在那里可以看到人性的较量:善良、邪恶、坚守、背叛,读这些书让我们总能心灵相通产生共鸣,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
也许你错过了大段读书的时间,见缝插针的看些名家的散文小品,或者是在线听书,不仅让你行走的路上不孤单,还能让你收获颇多。
怎么读
阅读应讲求方法。选定一本书,第一要务是要坚持读完,很多人读书是一时兴起,读了一半就丢弃一边了,此为大忌,要坚持到底。
读完一本书,不能浅尝辄止,应多读几遍,其中深意也许在你一读再读之后才能领悟出来。
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好读书笔记,随时做眉批写心得,想要写好文要边读边思索,读的深入思考的深刻,自然就能有下笔千言的能力。
当你爱上读书,爱上作文,读书是享受,不是负担,读书于作文有益,于人生有益,开始阅读后,请记得坚持。
多思考
读书乃写文之源泉,要想有足够的东西写出,必须有足够的阅读作为输入,每次多涉猎一些书籍,你的知识感悟就加深了一些。
但是没有反思的读书,没有思考的全盘接受也是最不可取之处。
读书要带着自己的思考,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你读书的时候也要有这样的思索,到底以你的知识底蕴,你怎么样看待书里的一个观点、一个人物、一个情节,都能给你带来与众不同的新视角、新思维。
亲思考、多思考会让你的观点独到、立意新颖。
怎么思考
读书时每个对书里的人物、情节、观点都有一个自己的认知,由于自己知识、阅历、年龄阶段的不同,每一次重读、思索都会有不同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帮助我们写作的点睛之笔。
十几岁时候读《悲惨世界》,觉得冉阿让好可怜,善良的人怎么一生这么惨,那个一直追他的沙威简直愚不可及,怎么好坏不分,忠奸不辨。
三十岁再读此书,瞬间觉得能够理解沙威,因为作为有着职业追求和职业信仰的沙威,他对冉阿让长达十年不依不饶的追捕,说穿了也是忠于职守而非私人恩怨。
抓捕冉阿让是他的职责所在,他跳脱不了职业局限,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最终投河自尽,表达他的无奈、绝望,但他代表了旧制度的价值观最忠实最完美的模范。
这样的思考让我们不会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它让我们视野开阔、思维敏捷。
再比如看一场电影,以《战狼》或《红海行动》为例,有人在里面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有人却看到了人性的温暖;有人看到了男人的智勇双全,有人则看到了女人的不让须眉;有人看到了看到了《战狼》里的打不死的个人英雄主义,有人则注意到《红海行动》里生命的不堪一击。
不同的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吸引力,你的思索和独特会让你的文章别具一格。
多经历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可以诉诸文字的最好题材,你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思想感悟都可以成为你笔下生花的一道风景。
据说痛苦的经历会让人写出更为让人惊艳的文,以这样的心态去生活,我们可以将生活里的不如意变成文章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丰富的经历不断完善着我们的阅历,生活的阅历让我们对人、对事产生着有别于以前的观点、想法。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学生时代,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外加车贷、房贷、孩子学杂费的压力,满满的中年危机里,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人生的经历让我们慢慢由年轻的浮夸张扬,走向理智冷静的厚重深沉。相比年轻时候文字的扭捏作态,中年以后的文字体现出饱满的质感,这是生活经历带给我们的财富。
找一个小社群,聚一群同好
一个人总是会不自觉放弃,除非你有面对一堆美食还说自己不饿的自控力,否则你还是相信一下集体的力量,呆在同行者中,不敢掉队的鞭策,就是你的动力。
写作打卡:远离拖延症
以点亮写作训练营为例,它需要成员缴纳少量押金,如果不能及时完成打卡写作任务的话,那么该成员的押金将会充公,这是一个还算有效的刺激。
另外群里的教导主任,会经常敦促交文,群里的小伙伴也会相互提醒,不断的提醒会让我们不自觉的跟着队伍不落后。
写作群友:三人行必有我师
群里的写作爱好者都有不错的基本功,同行之间,他们的眼光更精准独到,他们的意见也更加中肯,想要日益精进,写作群是你不错的选择。
写作群里藏龙卧虎,他们在生活中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却对文学有着相同的爱好,在继续前行的路上,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我们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
写作的路上没有捷径,如果必须要划重点、敲黑板的话,就三个字:写!写!写!
愿你与书为伴,以文为友,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