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因为卷土重来的疫情,时间好像特别没有存在感。似乎已经开学很久了,但其实孩子满打满算在学校也不过那么些天,掺杂了各种社会性事物,日子过得尤其忙碌,让人无暇回顾,等喘口气儿得空看看日历,原来,春天早就溜没影了,再过两天都要到小满时节了。
小满,好浪漫的名字,小得盈满,也像我最近的感受。虽说一年级孩子因具象思维的特点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也有成年人比不上的长处,那就是他们丰盈的想象力,总会带给我一些惊喜。他们点滴的成长,也总让我不经意间有小小的满足感。
(一)奶茶种子
前天上了《神奇种子店》的公开课,其中举了一个例子“我种下一颗棕色的冰冰凉的种子,这是会长出珍珠奶茶的种子”,孩子们就记下了。前不久又发了篇文章,所以前天就给办公室老师带了奶茶分享喜悦,感谢浓郁的教研氛围促成长,孩子来送数学作业,看见了我桌上的奶茶,神秘兮兮跟数学老师说:“张老师,这是我们王老师种出来的奶茶!”昨天是课最扎实的一天,小罗老师心疼我,给我带了奶茶,孩子来又看到了,惊喜地跟旁人说“你看你看,我告诉了你们,我的老师会种奶茶,你还不信!”今天教研咱们的公开课,基本语文老师都是从头满课到放学,不带喘口气的,备课组长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惊喜果茶,到了中午,送作业的孩子又看到了,终于忍不住问我“老师,你种的那一树奶茶,分我一杯吧!”
我实在编不下去了,慌忙说“奶茶种子被我用光了,暂时种不出奶茶了,只剩下纯净水种子了,教室还有呢!”孩子哈哈大笑说“这个我也有,我不要啦!”只是这为期三天的情境已经在孩子心里坐实了我会种奶茶的实力,我寻思着,记录下来,以后孩子大了,要考试要写作业累了,在那样的某一天,就像我带上一届学生那样,忽然变出一杯奶茶给她,告诉她今年奶茶又丰收了,不知那时,她还记得儿时的童话不。
(二)快乐的代名词是劳动
这周一还上了一节【劳动真快乐】微型班会课,本来,其实是想批评一下他们,因为最近班上乱丢垃圾的情况有些频繁,加油站区域也总有小朋友疯闹,导致物品损坏。不过在陪学校今年参加班主任比赛的老师磨班会的过程中,我生发了关于劳动教育的许多新思考。
过去我们总把劳动教育和吃苦耐劳、品德品行挂钩,但事实上,低年级的孩子真的挺热爱劳动的,有些爸妈比较宠孩子,在家包办代替,但那是少数的,劳动重要性的教育应该针对的是这些大朋友。多数孩子,据我观察,常常把将教室维护得漂漂亮亮当做一种快乐。这样多好啊,何必多此一举再跟他们强调要通过劳动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不如顺着他们,把劳动塑造成能带给自己和他人快乐与幸福,无比光荣的一个高大上的概念,烙印在孩子心里,让他们继续向往着做这件光荣的事,然后从身边的小事,随手的劳动做起,感受到劳动带来的积极变化,这样就够了。
于是这节班会,我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孩子,只是放出了两组对比图,一组,是干净整洁,漂漂亮亮的教室场景,一组是上了一天课后,一些不自觉的孩子乱扔的垃圾,还有玩得乱糟糟又不整理的加油站。一对比,孩子们立刻就说,还是整洁的教室我们更喜欢呀!
接下来,我请孩子们替教室的一景一物说说心声,给大家提提建议。有的孩子替地板发声,希望大家把地面垃圾及时捡起来;有的孩子孩子替帐篷发声,请小朋友们文明游戏;有的替桌椅发声,觉得互相对整齐更好看,还有的替小天天娃娃发声,请大家温柔和它做游戏......趣味十足的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自我的教育明白了怎样做才能把教室维护得更整洁。
最后,我们还一起讨论了一些针对卫生的班级公约,为了让班级漂漂亮亮的,孩子们真“狠”,什么告诉家长,没收表扬卡,没几个孩子举手赞成,倒是全票通过了不爱护班级环境者期末扣掉一半港湾币,我佩服他们。到了下课,果然,小小的变化开始了,“老师,我想擦擦讲台”“老师,我想擦擦黑板”“老师,我要去把帐篷整理得更干净”,小小孩们开始主动去做这件光荣的事情,哪怕没有任何奖励,因为做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奖励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还有个孩子一进班就直奔图书角,她说,昨天图书给她打电话,说它们乱了,所以今天她要第一个来整理一下图书,实在太可爱了。我想,我一定要不断不断提醒自己,千万不可说出“罚你做值日”之类的话,定要把幸福劳动的概念夯实。
前不久在书里读到这样一句话“低年级的孩子,被海绵型学习观主导(吸收和积累),尚不懂得应该以淘金式的方式去批判性、建构性学习,这一阶段所播撒下的价值观种子,更是具有持久的威力。”我在实践中也越发明白为什么哪怕大部分人长大以后都不会太记得小学阶段受的教育,但小学仍是最重要的,影响终身的阶段。
一个从小觉得劳动很幸福,热爱劳动的孩子,我相信未来不论到什么环境,何等际遇,他也一定至少会把自己的周围打理得舒舒服服,照顾好自己,对比一下疫情期间福田某位“巨婴”几个月不打扫卫生,生存在垃圾堆满的房间中的新闻,这便是多美好的画面呀。
(三)爱是良方
这学期,小C的变化总让我感到无比欣喜。在上一届学生中,小L是最让我心疼的,家庭原因,可以说看着她从一年级的敏感脆弱到高年级的疏离叛逆却无能为力,很优秀的小女孩,近乎要休学。参加班主任比赛的时候,在情景答辩题库中遇到类似的案例,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我们都在绞尽脑汁想各种法子时,教练主任说,其实,对这样的孩子,给他无条件的爱,每天多抱抱他,也许,就是更有效的良方。实在让我醍醐灌顶。
这一届,又遇到类似的情况。小C很敏感,有那么一些“社恐”,课堂上慢半拍,若别人和她有不同意见,她便会认为其他人对她有意见,在说她不好。进入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她还是认不清班里同学,也说不上有什么朋友,让我难免担心,让我想起一年级的小L。
不过这次,我教给她好的方法,却也不和她过多讲道理,取而代之,是在她因找不着朋友在我身边打转时大大抱住她,总是抱,总是抱。她在课上经常慢半拍,作业完成得也不好,我就请小老师协助教她,一次两次,她总来和我告状,说小老师总说她写的不好,我抱抱她说,你有进步了。三次四次,她开始愿意听小老师的指导,课堂作业也破天荒完成了,我立刻同时和爸爸妈妈报喜,大大夸奖她,也大大夸奖她的小老师。五次六次,竟不需我多说,开始主动向身边的小老师请教了。
与此同时,我发现她在我身边打转的时间,似乎少了,不知什么时候起,她变成了教室里一只喜悦的小小鸟,有时跟同学下棋玩,有时跟朋友快乐在教室外聊天,有时尽职尽责检查大家书包有没有拉好,最近,还找我讨要一个“小弟”陪她一起检查,说一个人太累了,自己想当“大佬”带个小弟共同维护班级环境。她还开始越发自信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我和科任老师交流,不约而同谈到了她一个显著的闪光点,那就是课堂上一些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她总能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回答,细腻的感受力,这正是敏感孩子的优势。
主任教练说,我们有自己作为新新教师的时代性,独特性,不可取代的优点。但我们要向老一辈教师学习,最最需要学习的,恰恰是看起来最简单,但也最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那就是爱。爱是良方,技巧再多,莫失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