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岁月

朝阳似散乱的音符,洒落在董志塬上;路边的格桑花摇摇曳曳;田野里的麦苗绿油油,叶尖儿露珠闪烁;琅琅的读书声从北师大小学部传出,一浪盖过一浪。

蓦然,我仿佛回到了当代课老师的岁月里。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高中毕业那天,妈妈赶着毛驴接我回家。跨过一条河,又翻一道墚,曲曲弯弯的小路老长,老长,总也走不完。叮当、叮当,毛驴脖子的小铃铛摇醒了沉睡的大山。我的心七上八下,出路在何方?我的沉默,妈妈看在眼里,安慰说:“娃,不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有文化怕个啥!”

果然,白马大队很快聘用我任白马小学代课老师。报酬每天10个工分,每月10元钱。那个年月,这样的收入算是不错了。

白马小学,120多名学生,4名老师中3名是社请。校长董少英,两只金鱼眼含着威严;风风火火的王恩泽是我上小学时候的老师;沉稳寡言的郭志远,写得一手好字,刻蜡板是他的拿手活;活力四射的张景山,一表人才,样样精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巧了,他俩是高我一级的校友。

学校坐落在我家对面两山夹着的平台上,跳过河,拐个弯就到了。

然而,忙得我脚打后脑勺,常不着家。白天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 ……放学后,和同事上山打柴火,供做饭、烧炕用;下坡割草,喂养两头驴和一群羊。

那时候,学校搞勤工俭学。

末了,老师们各自掌灯批改作业。乏味了,我们就凑一起,琴弦悠悠荡开,锣鼓铿锵起伏,一会儿把秦腔吼,一会儿将道情唱,好不热闹。吸引来了附近村里的大人娃娃前来围观,掌声一浪更比一浪高;院墙根下拴着的毛驴也兴奋了起来,四蹄倒腾着,连打几个喷嚏,仰头“哥哦哥——哥哦哥——”唢呐般朝星空吼。

寂静的校园被点燃。浓黑的夜空被撕裂。

一弯月牙被星星前呼后拥,在苍穹慢悠悠行走,俯瞰着大地。

煤油灯把夜幕烫了一个洞。我们师兄弟围坐土炕上,摔扑克,啪!炸弹,砰!大王!赌注是柿饼。那料想,柿饼遇到烙炕变软变黏,一个粘一个,一串连一串,粘了一大腿,糊了一大片,站起身,床单也跟了起来,笑得我们直捂肚子。

转过年,大队调我去10里路外的高沟小学代课。

鸡叫头遍,我拉着木棍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月黑风高,我高一脚浅一脚,一步一趔趄,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壮胆。穿过杜家沟,绕过曹方沟,攀爬曲里拐弯的羊肠小路,喘着粗气兀立峁头,瞭望东方的曙光,群山绵亘,鸟儿盘旋,高沟小学影影绰绰。

三孔窑洞,依山而挖,一孔是教室,一孔还是教室,侧窑是教师宿舍兼办公室。70名学生3名老师。校长杨正安,转盘脸上嵌着两只眯缝眼,嘴角微微上翘,总是面带微笑,逢人三个字:“哈,你好。”代课老师曹经,弯腰驼背,双手厚厚的茧,脸上满是皱纹,那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痕迹。

窑洞很大,很大,一孔窑洞容纳一二年级,一孔窑洞容纳三四年级,没有讲台。我站在窑掌讲课,三年级坐左边,四年级坐右边,给三年级讲课,四年级做作业,给四年级讲课,三年级做作业。一天下来,腰酸腿疼,一脸的粉笔末。

一场秋雨一场寒。放学后,曹老师回家,打草喂牛、拌食喂猪、收割庄稼一大堆活都在等着他。学校顿时清冷,嗤怪子在沟壑里有一声没一声地叫唤。

我和杨老师在烙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翻着翻着,把肚子翻空了。一番合计,我俩溜下沟洼,蹑手蹑脚钻进一片玉米林,掰两个玉米棒,挖四颗洋芋,顺带摘一个大南瓜。嗑里马嚓煮进锅,我们一边改作业,一边等待“战利品”。揭开锅盖,呀!洋芋笑开了花,南瓜那个甜啊,甜到了心窝。复睡,睡不着,心里不瓷实。下炕勾鞋,把包好的1块钱偷偷地挂在玉米杆上。

这时候妈妈确诊癌症,卧床不起。我又调回白马小学,一边教书,一边伺候妈妈。最终,妈妈走了,我的天塌了。

我在色彩缤纷的乡野间徘徊,在淙淙流淌的小溪边怅惘,面对高飞的大雁叹息,迎着萧瑟的秋风流泪。

那一年,我应征入伍了。路途漫漫,这一去,就是25个春秋在军营里度过。

坐在绿皮火车上,“铿锵、铿锵……”我总感觉“愁苦、愁苦……”泪水流下几行行。

第二年夏,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新华小学,缺一名语文老师,连文书的我领命前往支教。既兴奋又惶恐,一颗心怦怦乱跳。

湛蓝的天空澄澈透明,一朵朵白云悠闲地游弋。穿行在戈壁滩的小路上,我低头在缓缓流淌的渠水前整理军装,鲜红的五角星在云朵间闪烁。几头牦牛甩着尾巴低头漫步、吃草,鸟儿在牛背上弹跳、歌唱,牦牛似乎不耐烦了,仰头“哞——”一声长叫,吼声顶翻了河西走廊的风,顶乱了云朵的脚步。

“起立,老——师——好!”也许“红领巾”们第一次看到解放军授课,声音之高,宛若牦牛的吼声。好在之前我代过课,没有被这声音顶翻。手捧课本抑扬顿挫地示读,挥动教鞭滔滔不绝地讲解。然而,台下的学生,只是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睁大眼睛傻傻地看,没有多大反应,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代课老师李天存的身影在窗外划过。

放学路上,李老师吞吞吐吐地说:“你的方言有点重,尕娃们听不懂。”恍然大悟。我天生愚钝,不会说普通话,咬字不清,语速又快。

我不服输,向《新华字典》请教,拜天存老师解惑。通宵达旦备课,对着录音机试讲,邀请天存老师做“评委”。几天下来,我身体瘦了,眼窝深了,话也少了。李老师常常偷偷给我裤兜塞两个熟鸡蛋(那时候,军官是四个兜,战士只有胸前两小兜),撂下“补补”两个字,麻花独辫子荡悠悠,洒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慌乱地飘走了。

辛勤耕耘,必有收获。几周下来,尕娃们接纳了我。课堂上我与学生互动,课外我与学生一起做游戏,亲热得不得了。

一年来,我带的班语文成绩打了个翻身仗,测评全校第一。站在领奖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差点没把屋瓦掀翻。

晚霞描绘着雪山。走在返回的路上,我一边欣赏着奖牌、奖品,一边哼唱着藏族的歌,李老师的倩影时不时在脑海里回放。走着走着,一阵尿急,路过厕所,嗖地窜了进去,“啊!”一声惊呼,一个藏族姑娘惊慌失措提裤子,我也一个愣怔,不知进退,啪!奖品掉在了地上。我把人丢到庄浪河了。

噗噜噜,一只喜鹊从北师大校园飞出,擦肩而过,一串“喳喳喳”叫声把我唤醒。

目睹现代化校园,心生羡慕。在咿咿呀呀的书声中,我继续踽踽漫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几年所写的下乡记事,多是从乡镇回到机关后,又到农村开展各项工作所做、所闻、所思。三十多年前下乡的事,却没有写出来...
    李月芳阅读 496评论 5 20
  • 【内容简介】全篇以主人公青年代课老师愤然热爱教育事业但命运曲折为主线,塑造了一大批如旭东校长、李新仁主任、正珀老师...
    丁正雄阅读 1,252评论 0 4
  • 【短篇小说】作者:胡杨枫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
    武俊祥阅读 1,343评论 0 2
  • 四、选调当了老师 那几年,在东北坐火车不买票的事太多了,先是老百姓,后来叫...
    心向草原阅读 565评论 0 1
  • 今年由于工作变动,我离开哈溪那片美丽的土地。我在哈溪那片美丽的土地上从事乡村教育二十三年了,与许多志同道合...
    徐忠生阅读 1,0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