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我没想过,自己会在清晨05:35一下火车就会直奔故宫,更没想过,进了故宫,在排了近2个小时的队之后,却坐在故宫里的绿草地上看了2个多小时的电纸书……
c猫猫的夏天是奔着这个秋天的《石渠宝笈》特展来的。
今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石渠宝笈》特别展览算得这个秋天里能够看得到的最重要的美术展览了。展览分为“典藏篇”和“编纂篇”,分别在武英殿和延禧宫,同时展出。展览分两期,第一期10月11号结束,10月12日会更换部分藏品。
从上个月初就在念叨着《石渠宝笈》,又因为8号就要去报到,恐怕错过第一期,所以,昨天拿到火车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在网上定了今天上午故宫博物院的参观门票。
05:40下火车,挤出火车站,再继续挤进地铁站,朋友提醒说下了地铁先去吃点热饭再去故宫,我说我已经闻饱了浓郁的人味儿。下了地铁继续为存行李箱奔走,推着比我还要重的行李箱,遇到木有电梯的高台阶时,我也只能呵呵了,真真累死宝宝了!想到这个,先让我一个人去哭一会儿吧……
折腾到检票口已经07:15。 自以为已经为这个展览做足了功课,到了现场却发现忽略了看展的方式。因为事先没搞清楚参观流程,到博物院白白排了两次冤枉队,也是自己活该。07:40 时拿到票,已经是第837号,排到了第六组。也就意味着,我前面还有836位参观者!
故宫每天网络预售两万张门票,限流八万人。网上订过票,到了博物院就不用再去排队买票(关于这个,突然觉得自己好low,智商是不是被挤掉了,居然又跑去买票口排队)。因为每天来参观石渠宝笈特展的观众相当的多,所以,参观特展的观众需要先到检票口前的空场地上,分组、排队、领号。08:30 开馆之后,再依次由工作人员带着,一组一组的检票进入。
检完票,进去午门,沿西边进入武英殿所在的位置。眼前是近在咫尺的武英殿,身前是836人的曲折蜿蜒的队伍长龙,是让人痛苦到绝望的漫长等待!不过,想到几个小时以后就能够享受到绝美长卷,便也不觉辛苦啦,并且排队的过程里也遇见一些在当下也算得有趣的事儿。
刚走进排队区时,听到旁边的人聊天说,从当下的位子到能看到藏品还需要六个多小时的排队等待,我只当是他们说笑呢,只当他们是说笑呢,只当他们是说笑呢……然后,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队伍只向前挪动了不足十米!
站在身边的是一家三口,妈妈已经开始坐在队伍旁边的椅子上织毛衣了!你看,人家是有备而来的!他们家那位爸爸说,孩儿他妈开辟咯第一个坐在故宫里织毛衣的记录。
再看看周围,有人在抱怨,也有人自娱自乐,跑到草地上自拍自嗨,看书的,发呆的,聊天的,扣手机玩游戏的…… 还有几个小盆友在绿草地上撒欢儿。抬头看见队伍一旁的提示牌上温馨的写着:距离您到参观地点还有六个小时,请您耐心等待。我信了这温馨提示,觉得需给自己找个舒服的姿势等待,腿脚酸疼,沉甸甸的背包也已经压得我两肩酸疼酸疼了!
从警戒线下窜出来走到绿草地上,找了一处干净些的地方坐下来,继续kindle阅读,这个姿势舒服多了。如果是平时窜到故宫的绿草地上阅读,估计是作死的节奏,但是现在,如果不来绿草地上坐下,会是累死的节奏。
草地很美。秋天的黄叶、红叶和枯叶一道落在上面,让深秋凋零的忧伤也显得明媚了一些。北京的秋天走得匆忙,秋在的时候,能多拾得一些秋色也是属于一个人暖暖的小确幸吧。
刚捡起一片红色的柿树叶,就听到一个奶声奶气的娃娃音:“姐姐,你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 我一看,是那两个一直在草地上撒欢儿的小女孩儿,两个小不点的手里都攥着青黄、金黄的银杏叶。我告诉她们那是银杏树的叶子,又给她们指了指身后的银杏树,其中一个小女孩笑着跳起来:“我猜对了,是银杏叶子!好漂亮呀!” 她的笑蔓延到我的身上,我们一起又捡了几片好看的落叶,然后,她们飞走了,像两只小黄鹂。
我看了一下时间,11:04,又看看队伍,提示牌上说还有将近3个小时的等待!继续在草地上坐着吧,顺便打开了有道云笔记。
20分钟后回到队伍里。
11:40,队伍排到武英殿门前的台阶时,旁边有一个推着小车卖食品的小哥,小哥很活气儿,劝大家买点吃的补充体力,又告诉大家从当下的位置到能看到藏品还得一个多小时,身边的游客纷纷买水买吃的。一个大叔问香肠怎么卖,小哥说段子似的“一包10块钱,两包20,三包就30 ” ,说完,和大伙儿都笑了。我也买了一包香肠,要求要不辣的,小哥就吆喝着:“辣的上火,不辣的没味儿,你还是吃不辣的吧,别上火了。 ” 身后的两个女孩问小哥:“你卖的是不是贵呀?” 小哥接着吆喝:“香肠10块,面包10块,反正我是觉得比超市的贵,不过超市的也给你送不到这儿,是不是?” 又把大伙儿逗笑了。几分钟的时间里有十几个游客在他那儿消费,还有一些是代买,小哥的小车就快要空了。最后小哥推车走的时候,还不忘和和大伙儿愉快的道个别。
踏进武英殿的时候,已经12:24。《清明上河图》限时参观,每人3分钟。为这3分钟等了5个小时!(14:23 从殿里出来的时候,看到殿外依然蜿蜒着密密麻麻的等待长龙,从进口到入口…… 亲们慢慢排哈,那一瞬间,我居然乐了,人性啊!)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卷展开长528厘米,在此之前展出机会极少,并且从未全卷展示过。隔着一层玻璃,一边被工作人员催促着,一边屏气凝神,眼睛热热的,几乎贴到了玻璃上 …… 记得陈丹青有一次讲和木心在英国一家博物馆看古希腊雕塑展时候的情形:整个展览下来,木心始终一言不发,直到回到家里还是沉默不语,陈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他,木心说,(原话想不起来了)……
但是,这次的展览,除了《清明上河图》还有很多其他的难得的一级品,过把《清明上河图》瘾,一定也记得好好看看它们。历史上熟知的经典名作,基本都在武英殿这个展区。比如反映我国最早名家人物画和山水画的风格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宋摹本)和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王氏家族唯一传世真迹——东晋王珣《伯远帖》,林逋的《行书自书诗卷》,北宋范仲淹的《道服赞》,宋黄庭坚的《草书诸上座帖卷》,元赵孟頫的行书《洛神赋卷》…… 还有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的“宸翰”,也就是帝王墨迹等等。
两个展场两期一共展出故宫书画藏品283件,整个展览到11月8日结束。现在,延禧宫西配殿的“清淡含蓄——汝窑瓷器展” 也已经开始,喜欢瓷器的盆友记得去看看。
PS:我是那种很抠包儿的人,整个展览下来一件纪念品也没舍得买,只在归还讲解器时自愿给了人家10块钱,然后人家送了我一个书签,我这才有了可以拿来盖纪念章的东西。
印章,由上到下:宜子孙,石渠宝笈。
小信息:
“石渠”一名,典出《汉书》。西汉皇家藏书之处称“石渠阁”,在长安未央宫殿北。乾隆帝以“石渠”为内府书画著录命名,表现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景仰和追溯。清宫书画著录分三次编撰,分别在乾隆九年、乾隆五十八年和嘉庆二十一年,因此成书分为《石渠宝笈》“初编”、“续编”和“三编”。
《石渠宝笈》共著录了历代书画藏品万余件,是书画著录史上的集大成者,为后人全方位多角度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看完展览实在是太累太累!就坐在故宫的地上写有道云。我给朋友说,“看完石渠宝笈,没有继续在故宫转下去的欲望了……这样的院子住着会舒服吗?” 朋友说,这是用来住权力的,金钱权力欲望动物喜欢这里。…… 然后,还是打算要在下雪的时候来拍些照片。)
2015/10/07 于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