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思维的反映,思维依靠语言和行动反馈到外界,这早已经成为共识。然而,语言对思维的反作用,换句话说,语言反过来影响思维方面,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太多太大足够的重视。
李笑来曾经举过上火的案例,认为只有华人从小就知道这个概念,但老外的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词,也就根本不清楚上火究竟意味着什么。
今天突然又想到一些语言反向影响塑造思维的情况,在此一并分享一下。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好长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女孩子不需要太努力,学习上也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把自己保养好,有个好脸蛋,保持个好身材,这才是最关键的,正所谓“学的好不如嫁的好”。
长期以来,人们对那些学有所成,干有所吃成的女同志,还有诸多误解,认为女同志太厉害嫁不出去,男人在家里地位太低,家庭更加不稳定,等等。
回到那句俗语,女同志嫁人的目的就是穿衣吃饭,多么赤裸裸,这句能够成为俗语,或者说能够让人们普遍认可的话,正是人们思维的直接反映,同时也教育后来者,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思考。
“浮盈,浮亏!”
这个当然不是俗语,但却是投资市场上,人们经过多年实践后总结出来的两个极为关键的词语。可以说,这两个词正是人们利用语言反向影响思维的最直接体现。
在你落袋为安之前,账面上的所有盈利和亏损都只是表面上的,都是暂时的,都是不能作为结果的,只有你真正把投资标的卖出去,那些所谓的盈利和亏损才真正成为事实。
当然,仅仅这么理解可能还不够。只要你继续在投资市场上拼杀,即使你落袋为安啦,你仍然还会按照自己的规则,重新杀入市场,那么那些你认为的盈利和亏损,实际上仍然是暂时的,仍然是浮盈和浮亏,因为你仍然可能把前面的盈利亏出去,把前面的亏损补充回来。
正如那些每天热衷于赌博的人,赌场根本不在乎赌棍的输赢,无论他们赢多少,最终一定还会返回给赌场,真正的赢家只有赌场。所以,对于赌场来说,所有的亏损都是暂时的,所有的亏损实际上都是浮亏。
既然语言对人有这么大的反作用力,我们是否应该主动利用这个特点,发挥更大的正面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