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不饱穿不暖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走过来的我们,总在赞叹现在的孩子多么幸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美食玩具、应有尽有、上山下海、年年旅游。是的,看起来孩子们应该幸福知足,而我们可曾知道:孩子的内心却是彷徨的迷途?
我们仔细观察,到处可见孩子们物质攀比、青春叛逆、蔑视礼教、忤逆父母、沉迷游戏、厌恶学习、心理脆弱、迷茫空虚等诸多无法理解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身在福中不惜福?
我们先看看当今社会形态下,父母老师们普遍的教育理念:
一、书山有路勤为径。
(山林迷路)
盯着上图试想一下:让自己置身于没有方向和尽头的原始森林里,我该何去何从?走一程,茫茫然,再走一程,仍无方向感。这时候,有个声音告诉我:”只要坚持一下、勤奋一些,就可以走出森林。” 我相信了,继续前行,走了好多天,仍然不见尽头,这时候,有个声音又说:“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又坚持找到一条条崎岖的小路,走啊走啊,仍然是无尽的森林和狰狞的山路,我内心早已充满了迷茫与恐惧,此时此刻再具鼓舞的话对于我来说,都形同放屁,即使有人拿鞭子鞭挞我,我也宁愿停下来享受身边的野果雨露,能活一天就享受一天。
二、学海无涯苦作舟
(沧海孤舟)
再盯着上图想一下:自己驾驶一叶孤舟行驶在茫茫大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尽千辛万苦,哪里是尽头?有个声音告诉我:“大海虽然无边无际,只要肯吃苦,就一定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霎时,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我在无尽的海天之间感觉到是那么的渺小与无助,恐惧充满了全身每一个细胞,哪里还有兴趣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海天一色?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渴望一盏灯塔,照亮我人生的航向。
是谁把孩子丢进无尽的森林,是谁把孩子置身茫茫的大海?孩子们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并没有激发破釜沉舟的豪情,而是逐渐冲淡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沦落为红尘中一个个小小的苦行僧。
这,就是功利教育下的畸形、高压状态下的无奈!学习本来如同森林探宝、大海冲浪,孩子应该体验到满满的收获和快乐的激情,在身心愉悦中创造富足的人生。
过去物质匮乏,身心饱历沧桑的我们对满足衣食住行有着本能的渴求,于是,我们拼搏奋斗,只为让自己的生活更富足,让自己比他人更优秀。而今孩子们对于物质已没有了渴求,学校里有的是满满的作业和忧愁,灵魂如同作茧自缚,找不到童真的快乐和自由。
(作茧自缚)
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薇醒:soarwangbo 或 加:童教脑潜能.可获取《全脑行业最新趋势》资料一份。
基于以上对教育的一点思考,我对自己做全脑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层的要求:不但要教会孩子科学用脑(潜能开发)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一定要做孩子内心森林的引路人和精神大海的导航塔,从根本上唤醒孩子内心的巨人,迷途知返,快乐体验学习的进步和精神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