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今天晨会分享的主题依然是诗和远方系列。
主题与唐诗有关,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
来自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我想大家对这首诗应该很熟悉吧,小时候好像还没开始上学,爸妈就教着背了。那么问题来,“床前明月光”的床是指什么?
我查了一下这首诗的配图,有的画的是李白躺在屋子里的床上,举起头来通过打开的窗户望见天空上的月亮。也有的是,李白站在窗前仰望星空。
在我们小学课本里《静夜思》中的“床”未作特别说明,我们已惯性思维都认为是指睡床。
最早对“床”的字意产生疑问的是郭沫若先生。他的疑问是:“如果睡在床上,那一定是在房间里,房间里怎么会结霜呢?”
收藏家马未都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提出了“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马扎子,“在唐代以前门窗都非常小的,门是板门,不透光的,窗非常小,月光是不可以进入室内的,尤其当你的窗户上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李白说得很清楚,我在院子里坐着。”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
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而井栏一说也得到不少学者赞成,认为床前明月的光亮,怎么会让李白疑心是地上的霜露呢?难道李白的卧室里面冷得都结霜了不成?如果是这样,这么冷的天气,李白非但没有被床前的霜露冻得发抖,居然还有心思去欣赏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来思念故乡,很不可理解,所以在井栏赏月可能性很大。
而蒙曼在《百家讲坛》里也曾讲过,李白的另一首诗《长干行》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其中“床”,也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之前我读这首诗,把床理解为睡床时,就觉得有点污了。男孩跨骑竹马而来,和在小女孩绕着床玩耍。
把床理解为井栏的话,画面就纯洁多了,男孩跨骑竹马而来,围绕井栏旋转奔跑,小姑娘用手把玩着刚才从门前折回的青梅花枝。多么的两小无猜。
所以把床前明月光里的“床”理解为井上围栏似乎更合理一些。
不过在我们这个年纪里,似乎也没有标准答案了。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罢了,说不定李白当时也就随便一写,也没想到后面会有这么学者来对他做这么多研究呢。
这段时间在读王小波的《青铜时代》,有这么这么一段挺好玩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她从我身边走过时抛下了一句:进来呀,愣着干啥。这几天我总在愣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既然别人这么说,愣着显然是不对的。于是我就进去了。
初看这些话的时候,我觉得好搞笑,不亏是王小波风趣幽默。笑完之后却让人反思,生活中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我们都是默默的接受,却不曾对其进行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都缺乏思考能力,喜欢人云亦云。附和总是要比思考轻松的多的,而且还不用负责任,一是可以推卸“别人说的”,而是所谓法不责众,大家这样做我们也这样咯。
我在想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者工作中,若是我们对那些不起眼的,习以为常的东西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思考,这样生活会不会就不那么苟且了,变得更加有意思有玩味了。
就比如床前明月光的床到底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