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在晓风残月杨柳岸

拿了梅花奖以后的王君安是个忙人,档期全满,或许只有利用微信才能完成和她的交流——感谢现代科学的昌明,让人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障碍,实现沟通。

她,王君安,是怎样一个人?

原本只想当一个老师的她在12岁那年来到了福州,来到了芳华,人生的轨迹从此改变。既然出来学戏了,那么就把老师尹桂芳先生教的东西做好就好了,年轻的王君安的想法很简单。虽然做戏曲演员很辛苦,但只要是她想做的,再累都坚持过去了。大概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她才会展现出属于那个年纪女孩的心情:想回家,想爸爸妈妈。

在王君安的心里,排演尹派大戏《红楼梦》是她最幸福的回忆。当时,尹桂芳先生、黄祖模导演和连波老师都在她身边,几乎是贴身地指导和启发着她。那个时候的人都很单纯,让根本不懂情为何物的王君安去演绎贾宝玉这样一个“痴情种子”真有些难,于是黄祖模导演便教她如何借用感情去体会和感受贾宝玉内心情感。对于那时刚从学校毕业,还是一张白纸的王君安而言,排演红楼梦让她感受到了尹桂芳先生等人在她身上花了很多心血,也体会到了戏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16岁的王君安终以一出尹派《红楼梦》蜚声上海滩,惊艳越剧界。

后来,她又相继获将“文华表演奖”、“白玉兰戏剧奖”等荣誉收入囊中。然而,在她的荣誉簿上,却始终缺了最重要的那一样,于是,这便成了她的一个心愿,也是她努力和坚持的一个目标——直到,她遇见了《柳永》。

曾经有老先生说,《柳永》是编剧王仁杰的“自画像”。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柳永》又何尝不是王君安本人的写照?

这个剧目是她自己的选择,她说:“人生一辈子都在选择,当你觉得这是对的,那么就去义无反顾地去做吧。”于是,她去做了。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创腔、作曲,《柳永》用的始终都是最强的班底,但排演过程却并不顺利。第一稿排出来,甚至都还没有公演,便夭折了。后来,又有了第二稿,这一稿的演出可以说非常顺利,但却在王君安欲向自己的目标发起冲击时折戟沉沙。“两回雁塔名不存”,似乎是一语成谶,锁住了场上场下两个过于相似的人物的命运——他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正如她也是,他的文,她的戏,是是非非之间,做得自己,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得失之间,总有些许的不平衡,关键是,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别人希望你去要什么。她说,自己很难对自己柳永的表演来做评价,因为每一场的演出,她都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的去演:“柳永是一出内心戏,对演员的表演要求比较高。就如徐春兰导演一再要求我一样,‘要用心去体会,要用心去感受’,所以每一场演出我都按照这些要求去演。因为剧本好,剧本本身给我们演员也留了很多的空间,你可以不断地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一些负面评价,王君安没有不高兴,只把它化成了更为努力地区演绎好柳永的动力——努力过,才对得起自己。于是,便有了现在的第三稿。这样“走来走去”,回首看时,她已和《柳永》相伴了五载光阴。然而这一次,她终于成功了,了了心愿,实现了目标,也告慰了恩师的在天之灵。

激动之余,她感恩王仁杰老师为她写的这出戏,他为写柳永付出很多心血;她也感谢徐春兰导演,为了柳永一次又一次的来福州为她排练改进提高。她还感谢了文化部门领导的支持,感谢了全团对她的帮助,感谢了友人和君迷的鼓励和支持。最后,她感谢了柳永,她说是柳永让她对自己的艺术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戏也好,对其它事情也好,只要自己认定是好的,对的,就不要放弃。“拿了梅花奖之后压力更大了,”她坦言道:“我深深觉得自己要更加努力把戏演好,要更加多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梅花奖是对戏剧演员的一个艺术肯定,这奖来之不易。这奖、这荣誉是属于大家的!”

君迷,以及伴随着这些人应运而生的“王君安现象”,似乎是《柳永》之外,关于王君安的另一个“话题”。毋庸置疑,王君安现象是种文化现象。对于君迷而言,王君安不仅仅是一个戏曲演员,她更像是一个娱乐偶像。君迷的年龄跨度甚大,无论是七八岁的小学生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在演出现场都呈现出一种如痴如狂的状态;她的贴吧,在百度戏明星贴吧中长期占据着相当靠前的位置;只要是王君安演出的剧目,君迷们必定趋之若鹜,乃至于越好的座位越是一票难求。

其实戏曲原本就是一种“角儿的艺术”,在早期的戏曲演出中,从剧本创作到舞台编排,都是以“角儿”为中心,演员的个人号召力甚至能够成为推动剧种发展变革的力量。只是,在长期的集体化思维下,这种戏曲根本性的特质已经渐渐被人淡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生活的脚步变得越来越快,精致与耐心开始变得稀有,当人们习惯于简单直接地接受事物时,符号便成为了最为有力的文化传递方式,基于这个理由,将戏曲回归为“角儿的艺术”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尽管时代变了,观众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改变——也许现在的观众们对唱腔和表演的重视程度已没有过去那么高,而在乎演员的造型是否靓丽、他所塑造的人物是否能“直达我心”——但对于“角儿”的关注这一点,却还是始终如一的。

首先,观众对“角儿”的崇拜,实质上是对戏曲流派艺术的崇拜。因此,君迷们对王君安的崇拜,根本上是对越剧尹派艺术的崇拜。尹派的唱腔看似简单,其实易学难精,因此,尹派的戏迷们便会对将尹派唱得出神入化的尹派弟子更多了一层崇拜之情。其次,芳华的品牌是尹桂芳先生一手创办并打造出来的。斯人已去,但对于很多老一辈的观众而言,承载了尹桂芳先生一生心血的芳华越剧团便成为了尹桂芳先生艺术生命的延续。因此,他们自然地将当年对尹桂芳先生的热情转移到了在芳华扛起尹派传承大旗的王君安身上。第三,王君安在出道的时候,得到了尹桂芳先生无私的力捧。20年前,尹桂芳先生带着芳华越剧团在上海、香港等主要城市巡演,每次演出后,尹桂芳先生都拖着病体,亲自上台陪着王君安等年轻演员谢幕,从现在市场运作角度来说,尹桂芳先生正是利用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对王君安等人进行了极为成功的市场包装。感情和审美是一脉相承的,从尹桂芳到王君安,戏迷们完美地诠释了心理学上的“移情”现象。可以说,“移情”和机遇,是产生“王君安现象”的内因。

剖析了“王君安现象”产生的内因,就不妨再来分析一下“王君安现象”产生的外因。首先,在这个信息量近乎于爆炸的时代,视觉冲击力往往会比语言或是其他推广方式都更为行之有效。对于初涉戏曲的人来说,“角儿”的“颜值”是很重要的——新观众来看戏的时候或许不能立即懂得唱腔身段等精髓,此时,除了看故事,他们只能通过扮相去形成对演员的第一印象。所以,用让人“眼前一亮”的扮相去吸引观众进入剧场,就成了戏曲挖掘新观众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也是当下各类“青春版”戏曲推广得如火如荼的重要原因。王君安出众的舞台形象和儒雅的台风,使她拥有了成为“角儿”的先天条件,而不少君迷最初也确实是先被她的舞台形象所吸引,然后才逐步深入去了解剧目、剧种和流派的。其次,在新编戏争议不断的情况下,很多资深观众开始怀念骨子老戏——所谓的骨子老戏大都由宗师们创造,经过数年的锤炼打磨成型,又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大浪淘沙才保留下来。它们在观众中拥有极高的认可度,在剧种或流派的传承上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现实的情况却是骨子老戏的传承演出的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王君安在演出剧目的选择上相对趋于保守,她有一个外号叫“王三出”,指的就是她常演的三个剧目:《盘妻索妻》、《玉蜻蜓》和《红楼梦》,而这三个剧目都是越剧尹派的经典骨子老戏。她的坚持,使很多深爱尹派骨子老戏的戏迷转化成了君迷,因为王君安在他们眼中已然成为了保持流派精神和趣味的象征。

2015年初,王君安收了芳华年轻演员徐伟钗为徒,这是她正式收入门下的第一个弟子。作为尹派非遗传承人,这或许代表这她开始学习利用“王君安现象”的温度来孵化尹派的下一代,正如当年尹桂芳先生孵化她一样。非遗的核心是活态传承,承担起这份责任,才是她对尹桂芳先生最好的回报。

至于演戏,王君安目前最大的期待就是已经开始了剧本创作的新编大戏《尹桂芳》。要扮演尹桂芳,就要反串旦角,这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初《舞台姐妹情》里的邢月红让人怎么看都觉得她还是小生身架,但如果能够塑造好尹桂芳,那么于她而言,将是一个比《柳永》更大的突破。

工作之外的王君安生活非常简单,早睡早起,喜欢走路,练功,喝茶,爬山。在福州工作生活了近30年,她对福州这座城市也充满了感情:“福州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有我多年的好朋友们,芳华的老师们,还有我从小到大一起成长到今天的剧团姐妹们。福州是个宜居的城市,我喜欢吃福州的鱼丸和肉燕,喜欢三坊七巷……虽然越剧在福建是一个外来剧种,但我自己觉得在福州推广越剧比太先生那个时候条件好太多了,不仅因为福州有一批忠实的越剧戏迷,还因为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加上高铁动车方便,只要你有好戏,不管你在哪里演出,观众都会来看戏的。”

到了这里,我们的沟通便结束了,而她,王君安,是怎样一个人,我无法解答,或许你心里有更好的答案。

电视里正播放着王菲的《传奇》,听着听着,转念想想,王君安似乎就是那样一个人——只是因为在舞台上多看了她一眼,便再也没能忘掉她风流倜傥的身影,想她时你举目张望,就会与她相逢在那风情万种的晓风残月杨柳岸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拿了梅花奖以后的王君安是个忙人,档期全满,或许只有利用微信才能完成和她的交流——感谢现代科学的昌明,让人可以跨越时...
    偶遇小娘子阅读 1,556评论 0 2
  • 拿了梅花奖以后的王君安是个忙人,档期全满,或许只有利用微信才能完成和她的交流——感谢现代科学的昌明,让人可以跨越时...
    偶遇小娘子阅读 1,344评论 0 1
  • 从2012年12月首演,到2015年广州蓓蕾剧场中国戏剧梅花奖评比现场,在王君安的《柳永》演出结束时,我们总能看到...
    偶遇小娘子阅读 16,291评论 3 12
  • 街拍打卡100天,刚刚从简书群里看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感觉好简单,毫不犹豫的就参加了,进群后很高兴认识各种大神哈哈。但...
    Folie阅读 281评论 1 3
  • 每个人都会变,也许不是变只是没有真正的了解过而已。越来越不喜欢与某些人相处,不是谁不好,也不是谁变坏了。只是我们身...
    因心恩阅读 1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