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村李健的篾制品出名了,以物美价廉火红了一方市场。妻子美兰也不用去干农活,专负责砍竹运竹回家。
婆婆是制篾的能手,她曾是丈夫的一把好助手,如今正好助儿子一臂之力,儿子则全心全意投入到了编织工作中。
一家人再没有了哀声叹气,大贵、二贵也再不用吃白粥早餐。他们取代的是笑声,忙碌之声。
很快家里添了一台电视机。这下可乐坏了大贵、二贵,他俩未看过动画片,这回边看边笑个够。
由于制品供不应求,李健夫妻先后请了十多人帮工,建起了家庭作坊。帮工都是同村乡亲,他们都各有手艺,干起活来得心应手。加上按件计酬多劳多得,一个月下来每人多的可拿两千多元,少的也有一千多。
母子俩严格把好质量关,价格虽有所调整,但仍是市面上最低价,因此声誉大增。在梁秀美的龙兴公司促销下,销量一波高过波。
李健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了,在秀玲的帮助下,终于注册了《青竹李健》的专利商标,并在工商部门办领了营业执照,还办了税务登记证呢!李健乐呵呵地说:
“这下我是合法的经营法人,受国家保护!”
红红火火经营起来了,大家同心协力,想方设法多制多产,但仍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在龙兴公司的倡导和帮助下,李健也觉得是建办工厂的时候了。
他决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以彰显残疾人志不残的雄心!
破竹制篾的机器买了,各式精修篾条的工具也购了。凡村里愿来工厂上班的,经过考核一律照收。酬劳依旧,多产多得,但一定要过质量关。
从而改变了村貌,过去没事干聚在一起赌上一把的风气少了,村民们也将富起来。
现在就差工厂的名字定不下。李健想起了秀玲。是啊,只有遇上她,靠着她,才有我李健一家的今天!他决定以“秀玲”的名字,来做工厂的名。于是“青竹村秀玲篾制厂”定下了。
这天李健委托妻子去工商部门更改营业执照,可变改名称的消息传到了秀玲耳里,她觉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不妥,急叫美兰暂停办理,驾车与她一道去她家。
一进扩建了的院子已盖上大棚,一股竹篾清香扑面而来,破竹制篾声、编织作业声拌随着笑声,令人兴奋。加上从电脑传出的酷狗音乐,使工人在繁忙中得到一份怡悦。
秀玲顾不得欣赏这些,急忙来到李健一旁坐下,说:“感谢你的心意,但用我的名字选做厂名,我受之有过了。”
“当之无愧啊!”李健高昂的说。
“不,全靠党的扶贫政策,要感恩就应感谢党!我是一名国家干部,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李健想了想,感得也是。没有党的扶贫决策,秀玲就不会下乡来,那我家也没这个机会。可他转眼又一想,而被扶贫的家庭很多,也不见得家家都走上富裕之路。
“哎,秀玲你也有一份功劳,不是你牵线搭桥,我家不一定有这福啊!”
秀玲笑笑:“那就感谢我姐梁秀美吧!我与你们家只是个缘。”
“咳!那我想想……。哎!那就选‘恩缘’两字做厂名吧!”李健高兴了起来。
“好!恩表示党的恩情,缘是我们有份参与的人。”秀玲赞同了。
美兰笑了,婆婆也笑了。李健用他浑厚的男高音说:
“美兰,你跟着秀玲就去更改厂名!”
从此一家受法律保护的工厂,“青竹村恩缘竹编厂”屹立在翠石河畔上。
村里人看到李健家一天天富裕起来了,无不羡慕,叹自家没遇上一个扶贫的能人。
此事又传到秀玲耳里,秀玲只好将此事告诉给了局长。局长高兴得连连说好,“这回我们局不出名都不行!”
他亲自出马找到了青竹村长李子强,说:“我们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工商局支持你们建一家村办竹编工厂!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