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和爱情一样,是个永恒的话题,只不过爱情进行得轰轰烈烈,孤独却是悄无声息。
几年前,一个人坐动车去外地读大学,我坐在窗户边,打量着车窗外的农田与民房,心中思绪万千,一种孤独感打心底里油然而生。
上大学时,我喜欢写东西,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这么多年,我写自己,也写身边的人和事,我希望用这些零碎的文字和其他的灵魂交流与对话,但是四年下来,我偶尔想要乞讨一份支持和帮助,得到的不过是一份残羹冷炙。
在我们专业的认知里,除了摆弄实验室里的烧杯和试剂瓶,其他事情都属于不务正业,我那微弱的文字自然就成了一种格格不入的矫情。曾经有过那么几个瞬间的恍惚,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丝犹豫和放弃的念头,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写作对于我而言,算不上是头顶的月光,我却要时刻注意脚底下的六便士。
有人说,兴趣可以打发时间,而专注可以发财。大学是一段十分美好的青春年华,我没有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反而以一种如履薄冰似的姿态停滞不前。
毕业后参加工作,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前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如今都要一一考虑。有时面对同事的误解和领导的责骂,除了忍气吞声外,束手无策。环顾一周,身边竟无一人可以诉说。关上宿舍门,不自觉的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循环中。
迷迷茫茫的度过这些年,猛然抬头却发现这条跑道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身边的朋友买车买房,结婚生子,仿佛体操动作般丝滑流畅,一气呵成。
从农村走到城市,我以为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世界,心里不曾一次描绘出未来生活的轮廓,可是回头一看,却无法挣脱自身的束缚。那种感觉,就像在水中潜了很久,好不容易浮上来喘口气,却又被迫下潜。人生是一个不断试错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然而对于一个农村出身的人而言,每一次试错都是一次巨大的血淋淋的教训,试错成本太高,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自己成长的这些年,父母已经不可避免的渐渐老去。他们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如是而已。爱情的本意是给彼此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只是这个世界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人深处世俗的洪流中身不由己。爱情早已变成了一种奢侈品,犹如出水的芙蓉般,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可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孤独常伴人左右。农院路上,万达广场前,人群熙熙攘攘,肩并肩行走的两个人看似相近,实则相隔甚远。这些年,你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坐地铁,一个人看电影。这些经历中的孤独,我称之为成长。成长避免不了受伤和失去,这过程很难,但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