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一种好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不管怎么努力,父母总会时不时说:“你看别人王阿姨家的孩子,既听话学习成绩又好。”偶尔有听到邻居阿姨夸赞自己,自己的父母则会谦虚几句,接着又开始夸奖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曾今被“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的这一代人也大多为人父母,有了自己孩子。他们深知过于谦虚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教育孩子还是要多鼓励。所以我们现在又常听到这些话:“哇,宝贝,你太棒了。”“嗯,宝贝真聪明!”。
现在的小孩大多都是在赞美声中长大。然而,人们又发现,被赞美喂大的孩子也会存在不少问题:自负、没有耐心、抗挫折能力差等。所以,大多数父母们都逐渐变得理性,不再不分青红皂白地夸赞孩子。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孩子需要的不是被赞美,而是被看见。”哇,说得太有道理了。
不过仔细想想,夸奖孩子到底有什么不对呢?孩子表现好,不应该有语言或物质上的奖励吗?
其实,奖励并没有错,只是奖励也要讲究方法。奖励,是个技术活。
奖励只能作为行动的反馈,而不是目标
在众多游戏产品中,都会有积分、证章或奖品的奖励。然而我们玩游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这些积分,而是希望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这些积分、证章或奖品只是用来反馈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游戏技能的提升。通过这些反馈,我们才能持续对游戏保持强烈的兴趣。
如果一个人做某事的唯一动力就是一个外部的奖励。而一旦取消这个奖励,行为即告终止。
同样,当小孩子表现得听话、懂事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夸奖。而一旦他们好的表现没有得到相应的夸奖,小孩子就会我行我素,甚至有叛逆行为。
让奖励内化动机
我们的行为会同时受到外驱动机和内生动机的驱使。比如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其外驱动机就是在比赛中获得名次,拿到奖品。内生动机则是学生对于诗歌朗诵的热爱。
当一项工作在初始阶段平淡无趣时,外驱动机有助于我们启动这一工作。很多时候,奖励就是这种外驱动机。不过如果想要奖励发挥更大的作用,则是要利用奖励让动机内化,即用外驱动机带动内生动机。
还是拿朗诵比赛举例,学生通过在比赛中获得名次,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胜任感,进而对诗歌朗诵产生更大的兴趣。到最后,即使没有名次或奖品,他同样会自发地朗诵诗歌,因为朗诵本身就能让他感到快乐。
不定时奖励
研究表明,不可预测的奖励比可预测的奖励释放更多的多巴胺。
如果奖励的出现是完全可预期的,当奖励实际出现后不再有令人激动的效果。然而,如果奖励的概率仅有50%,人们对奖励的憧憬会引发一次多巴胺峰值,之后当奖励真的出现时,多巴胺瞬间再次聚集,并达到另一个峰值。两者叠加,产生的多巴胺总量就会增加。
所以,要想让奖励产生更好的效果,就应当更多地引入不定时的奖励,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