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无意间翻到了一本美国杂志《国家地理》,在这杂志里正好介绍了撒哈拉沙漠。她不能解释那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令她不能自已的追寻梦里的情人。就像那首歌唱得“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
懂她的荷西默默收拾行囊,早三毛一步在撒哈拉安顿好一切,迎接他生命中女主人在撒哈拉安营扎寨,这一住就是三年。初到撒哈拉的阿雍机场,三毛看着这黄昏落日把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她再一次地感叹她的心回到了故乡。
懂她的荷西却对三毛说:“异乡人,你的沙漠,在你的怀抱里了。”三毛听了如鲠在喉,也只有荷西与她的父母明白她对沙漠的情怀。在三毛的情怀里,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心之所向吧。
接下来,荷西为了留住三毛的心觉得只有跟三毛结婚了才能留住这风一样的女人。于是小心翼翼的荷西咨询了结婚所需的材料,终于在三个月后,两人终于可以签字结婚了。相较于法院工作人员的正是穿着,这对新人却是田园打扮。这整个结婚经过就像平时生活中的琐事一样平淡、朴素,但三毛随性的性格不正体现了她对物质的看淡、追求精神的富足吗?
虽然三毛也常常感叹:撒哈拉沙漠如此之美,而这儿的生活却要付出无比的毅力坚持下去。这里的生活没有想当初的浪漫情怀,有的只是苍凉、荒芜,但三毛最后却把她与荷西的沙漠之家装扮成沙漠之中的一道风景线!也由此看出三毛对生活的用心,对荷西的真爱,对心灵之家的投入!物质匮乏没有束缚浪漫情怀,反而让她有了发挥的余地,把她与荷西的沙漠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让人欣羡!利用母亲寄来的中国食材,三毛得意地在沙漠中开起了“中国饭店”,把普通的粉丝煮鸡汤比喻作“春雨”。对着一贫如洗的出租屋,三毛可以花钱买来邻居认为毫无价值的装饰品,点缀家居。就像三毛说得:“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试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当三毛慢慢拾掇着她的沙漠小屋时,她也积极融入了当地生活,偶尔充当急救医生、在家开办女子学校,教教当地妇女数学。这些邻居搅乱了三毛的日常(衣服、口红、鞋子都是常常不见或是损坏),但是这位文艺女青年也拿她的奇葩邻居无可奈何。这些奇葩邻居的日常活动,虽让三毛在沙漠的寂寞生活充满了五光十色,但也更印证了三毛对撒哈拉沙漠的深沉之爱,让她对居住在沙漠之中的人们爱屋及乌!
如果她的宽容大度让她对她的芳邻报以无奈一笑,那她对素不相识的哑奴则是充满了同情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撒哈拉游击队的头领的奋不顾身虽不赞同但也予以全力支持,对荷西的同事朋友又是真诚相对。三毛就是这样的一位热情奔放,悲天悯人的奇女子,对人真诚,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好奇的女人。谁不想和她做朋友呢?
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虽波澜不惊,但处处留下了她与荷西自驾游沙漠的身影。就像三毛后来怀念荷西时所感叹的那样“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从此便有了撒哈拉。”《撒哈拉沙漠》书中描绘的或浪漫或新奇或惊险或苦闷的沙漠生活,也体现了三毛人性的光辉和乐观主义精神!三毛虽离我们远去,但是她通过文笔所表露出的对生命坚定和毅力,像一道呈现在眼前的亮丽风景线,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