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所生活的时代,还是正经的封建王朝时代,那时候女人的地位仍然不算高,但在讲究文人苏东坡家里,这一点会有小小的不同:他的妻妾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大名,甚至有字,第一任妻子叫王弗,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字季璋,还有一位侍妾叫王朝云,字子霞。
是的,苏东坡也有妾,最广为人知的字子霞的侍妾可不是紫霞仙子那个紫霞,她本是个苦命丫头,进苏府之前是西湖上的一个歌伎,也是苏东坡的铁粉。苏东坡离任杭州通判之前,由苏夫人闰之买回到府中作丫鬟,时年十二岁。
朝云天生丽质,能歌善舞,最主要她还聪颖灵慧,进府后成了闰之夫人的好帮手。由于她的出尘不染、天资极佳,她甚至有机会开始学习读写,而且成绩不俗。
在朝云17、8岁,苏东坡被贬湖北黄州之际,朝云被苏东坡收为妾,自此她成了闰之夫人伺候丈夫更为得力的助手,更是正式成为东坡先生的红颜知己兼亲密爱人。
《东坡笔记》中记载了一件事:
一天,苏东坡吃完饭,拍着肚子随意走动用来消食,他突然兴起问房中的侍儿们:“你们说我肚子里都装些什么?”一女说:“是满肚子的文章。”苏东坡说不是,另一女说:“是一肚子的学问!”苏东坡说也不是。到朝云这里,她说:“先生装了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东坡听罢捧腹大笑,大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自此一事奠定了朝云解语花的地位。
苏东坡晚年流放岭南,闰之夫人既逝,其他姬妾几年前已相继散去,始终随侍左右的只有朝云。“朝云抚琴”的典故就出自这对老少夫妻在惠州相伴相随的日子。
被一再迫害、贬谪的日子,经济的压力是其次,精神上的煎熬才最磨人。乐观开朗如苏东坡也免不了时而作些感时伤怀的诗词,如《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惠州时,朝云经常抚琴而唱替苏东坡解闷,每唱到这首词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句总是难抑悲伤,因这两句令她联想到东坡先生多半生颠沛流离的悲情,足见她对他的相知之深。
佩服苏东坡的人往往都对朝云有好感,比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特地赠朝云词《南歌子 · 霭霭迷春态》,赞她美如春园,目似晨曦: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飞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而苏东坡自己更是对爱妾朝云怜爱有加。
朝云随侍黄州期间,曾为苏东坡生了第四子,当时苏东坡已是59岁,老来又得子,颇为开怀,他为这个儿子取名苏遁。
当时,苏东坡正遵父亲遗命为《易经》作《传》,“遁”取自《易经》中的第三十七卦“遁”,是远离政治旋涡、消遁、归隐的意思,这一卦的爻辞中说:“嘉遁,贞吉”,“好遁,君子吉”,可见这个名字,既寓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又包含着对儿子的诸多美好祝愿,他当时还结合自己的经历作了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只是遁儿没有如他所愿,没活过周岁便夭折,苏东坡和朝云都为此肝肠寸断,尤其是朝云,苏东坡当时写了二首题目很长的诗来记述这件伤心之事:《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其中有句: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可见苏东坡对那个孩子和朝云是何等的情挚意切。
悲惨的事已然发生,活着的人如果还要活下去就只能自行排解,朝云后来再未生育,渐渐开始专心念经礼佛,试炼仙丹。
苏东坡也对佛教、道教都深有研究,在惠州这些日子,他和朝云的爱情已然和宗教融为一体,他为她写了两首诗词,一首是《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他在这首诗中称赞朝云不像白居易的侍妾杨枝,在白居易老了以后就离开了他;朝云更像《赵飞燕外传》的作者伶元之妾樊通德,她追随伶元一生,与其完成《赵飞燕外传》。
苏东坡把朝云比作天女,更言她一旦仙丹炼就,就会向他告辞,进入仙山,从此不再为红尘羁绊,另一首词更是表达了对朝云的肯定、敬爱之意: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朝云以侍妾身份陪伴了苏东坡十六年左右,最后于惠州死于瘟疫。
苏东坡于深深的悲痛中,按照朝云遗愿,把她安葬于惠州城西丰湖边的小山岭上,离一座佛塔和几个寺院均不远。
他又亲撰《墓志铭》,赞她“敏而好义,事先生忠敬若一”。临近寺院的僧人还筹款在墓前建六如亭,用以纪念朝云。
苏东坡对朝云的感情哪会随着她的香魂逝去而消散,朝云去后不久他就写了诗词来表达他无尽的思念,如《悼朝云》: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还有那首著名的《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首词看似写梅,但显然那是象征自己心爱的朝云。
自朝云去后,苏东坡一直鳏居至生命终了。
(特别鸣谢各种网络资源,以及林语堂著《苏东坡传》,为这一系列提供全方位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