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好书常相伴。
大家好,欢迎来到语音分享时间,我是15号船员,心若向阳。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治学三境界。
分享灵感来源于《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著作。他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中国古代诗词,融西方之美学与当时我国现有之理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词论体系,给词论界带来一抹清新的空气,具有划时代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现当代词论界的基本理论奠基。《人间词话》可以说得上是诗词鉴赏史上的一次革新与洗牌。
《人间词话》结构紧密、条理清晰,看似每段短小的段子之间毫无关联,而其中却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全书共有64则,均围绕“境界”来阐释的。
治学三境界是是国学大师王国维著作《人间词话》里的一段话。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首词上阕移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注入离恨之情,下阙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相思的神态生动表现出来。王国维以此寄托胸臆,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引自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首词以春愁相思为主题,着重表现爱的艰辛和无悔,作者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抒情写景,感情真挚。王国维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轻而易举,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上阕写正月十五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祥和景象,下阕写寻觅意中人,刻画出一位不慕荣华、甘受冷落的美人形象。王国维以此引申,学习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理解。
治学三境界将晏殊、柳永、辛弃疾的三个词句巧妙化用,将原词对爱情浪漫缠绵的刻画,改造成为治学、创业的三种境界,增添了哲学意味。
治学三境界启示我们,学习不仅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远大追求,也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更重要的是善于独立思考,坚持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领悟“灯火阑珊处”所藏的真谛。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治学三境界。
分享完毕。
我是心若向阳。感谢您的聆听。期待您的反馈。进步与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