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实施了一系列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的举措,有效推动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级政府仍持续探索人才培育、柔性引才、异地用才等政策机制,采取更多突破性措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注入“人才活水”。
完善人才选育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要进一步整合教育系统资源与社会资源,优化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学者作用,以高校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为重点选育对象,尊重、鼓励青年人才的科研兴趣,依托高等院校、全国青联、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相关组织,量身制定青年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与个性化方案,并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学术研讨的广阔平台,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青年人才、科技领军青年人才和创新青年队伍。
支持人才勇担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政治引领,强化需求导向,明确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中心思想,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加快“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导青年科技人才下沉一线调研,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实践需求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打通科技—产业通道,推动科研成果走出校园、走向工厂,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接轨,有效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效能感,实现科技与产业的互促双强。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在选优培育人才基础上,如何让青年人才“引进来、留得住”也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方面要强化正确的政治导向,建立健全新型青年创新人才发展考核体系,将不同类型人才下放到合适的岗位,并制定有效的传、帮、带制度、科研创新激励政策和容错机制,畅通人才晋升渠道,构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青年人才发展好、有前景。另一方面要积极实施柔性引才、异地用才等人才引进政策,在薪酬待遇、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服务保障工作向“精细化发展”,彻底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创业的后顾之忧,营造好青年科技人才安身立业的全要素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