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事件的隐性动机,相信人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其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框架和策略去引导人们走向你想要的结果。
激励首先要过 阈值 - 投入的精力和激励程度成正相关(多方激励,责任分散 效果甚微)。
负面激励的标准取决于激励前对方受到的惩罚有多重,多大程度的负面激励(金钱惩罚)能抵消这个惩罚(愧疚感)。正面激励跟正面情绪的价值相衡量。游戏激励是典型的不断给参与者与成就感,奖励,闯关都属于正面激励。
女性竞争性“天生”小于男性,其实是由于后天文化的灌输,导致对自我定位的发生变化。
满足即时需求,少做长远打算,跟从小(家庭)的认知有关,基础教育的差异在越发扩大。关注即时需求,而不是在更大时间跨度上思考价值和意义是很多人的通病。底层认知的匮乏,看不清事情长远结果带来的好处。就我自己而言,自学经济学为的是给自己多一个选择,也是感兴趣的内容;然而学习计算机软件这件事却缺少自主性。从最近的假期来看,越是规律的作息安排,做事也更踏实,说好看多少页书就只多不少,说到做到。越是清闲越难每天都把任务落实。
损失框架:先让你获得,失败后再拿回去,比成功后直接获得的激励效果更好。
画面框架:让你详细写上如何使用,那么钱的画面就转化成了梦寐以求的滑板、球鞋、大型玩具等。从小接受的大多都是正面激励,按蔡叔期末考奖励变形金刚就属于正面激励,如果在考试前先去店里感受获得变形金刚的愉悦,就更难接受失去这种快乐的局面,这就利用了损失框架。画面框架与损失框架有共同之处-让你感受/想象自己真正拥有的画面,激发自己的渴望(和吸引力法则很相似,详细的感受自己拥有后如何使用,让感官误以为已经拥有)这样更容易获得渴望的东西。
避免歧视:成为大数据上显得没有攻击性的人群(体面整洁);处于与商家信息对等的状态(经济歧视)
思考:歧视本身会给歧视者和被歧视者带来什么?歧视的目的?
歧视永远停止不了,在不同的关系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歧视者。歧视者在歧视关系中处于较高等的地位,在歧视过程中产生优越感。而被歧视者可能“本身是需要被歧视的”,处于弱势地位对自己产生同情,获得更多自我认同感。与这很相似的是卡普曼的戏剧三角形中的受害者,认为自己不好,无法靠自己解决问题,继而同情自己,甚至有些时候受害者会寻求迫害者的迫害。
框架思维陷阱:跟自己切身利益没有那么相关的时候,减少麻烦。巧妙利用固有思维里的陷阱,获得有利的结果。自身如何避免固有思维陷阱?首先不简单的跟随经验,习惯,框架,多做假设,以发展的视角看待事物,预见不同的结果,跳出框架有没有别的道路与结果,反向思考。
慈善动机-利己主义。寻找一些方式激发相应心理(eg 美人效应、彩票效应、互利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