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又是一年之中的中秋时光了,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明天即将到来之际,衷心祝愿远方的亲人们,朋友们:中秋佳节快乐,合家团圆,吉祥如意!
中秋佳节一过完,一年光景也已就走完了三分之二了。时常听人说,”过完中秋节,春节又将要到来了,一年又将要过去了。”
在成年人的时间概念里,要过得更快一些吧!
或许,人到了中年,岁月无痕,时光流逝,在无形之中,在心里面会更加喜欢秋天了吧!
又是中秋了,忍不住总想用最好的文字,用最好的文学体裁去描写,去赞美,去讴歌。
作为一名普通人,生存于世,已到中年的时候了,或多或少,都会有许多感概,世事沧桑,饱经风霜,历经艰难困苦,有些许悔恨,又有些许欣慰;有失去;也有获得;有离别;也有重逢。
常怀一颗平常心吧,或许,这更是一种舒适而安静的活法吧。
那些永远逝去的时光,我们应当笑脸欢送,那些未来的时光,我们更应该好好的做足准备,敞开心扉去期许,迎接与拥抱。
确实,惜时为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至今仍然记得:上初中之时,一位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人生不同年龄阶段过中秋佳节,体会与感悟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一个年龄段的中秋节,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感悟与喜迎。
其实,中秋节一直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过节时的那份心情,那份感觉,那份期盼吧!
一,小时候过中秋节:
小时候过中秋节,过得是一种强烈的期盼与热闹,美食与欢乐!
小时候,物质资源匮乏,能够吃上一些好吃的东西,只有盼望着各种节日的早些到来,因而,便也成了小时候的唯一期待了。
在众多的习俗节日里,中秋节就显得格外受到青睐了,餐桌上除了有大鱼大肉之外,还有中秋节象征性的特色美食———月饼,还有桔子,苹果及其糖果,花生,瓜子,有时,各家各户还会做些油炸月亮花生巴,炸果子等土产食品。
中秋节的晚上,也是最热闹的时候了,小伙伴们,各自在家吃过中秋团圆饭之后,相互邀约着,喊叫着,又互相催促那些还没有吃完中秋团圆饭的小伙伴,赶快吃完团圆饭,一起到晒谷场上去玩耍。
等到小伙伴们都吃完中秋团圆饭,从各自的家里出来,手里拿着麻饼,猪油饼,桔子,苹果,有的还要用小竹篓装上花生,巴巴干,炸果子瓜子等等。
对着明亮的月色,迎面吹着一阵阵还不太清凉的晚秋风,小伙伴吵嚷着,跳跃着,一起来到了晒谷场上,围成一圈,席地而坐。
各自攀比着带来的月饼,桔子,花生,瓜子,巴巴干,炸果子,谁家的更好看,更好吃,有时比着比着,就吵起架了,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一句,谁都不服输。谁也说服不了谁,僵持着,其他的小伙伴也跟着吵起来,也不知道怎么劝架。
记得有一次,两个小伙伴比谁家的月饼更好看,更好吃,一个小伙伴拿的是芝麻月饼,另一个小伙伴拿的是猪油饼。
拿芝麻月饼的小伙伴说,猪油饼,油腻腻的,里面又有肥肉,不好吃,而拿猪油饼的小伙伴又说,芝麻月饼,干巴巴的,塞喉咙,很难吃下去,这两个小伙件,你一句,他一句,争得不可开交,眼看着就要动手打架了,围着看他俩吵架的小伙伴们,不知是谁,不小心放了一个响屁。
一下子,小伙伴们便大笑了起来了,随后,便相互追逐玩耍起来,随着月色正浓,夜暮之下渐渐清晰了起来,这时,大人们也来了喊叫小伙伴们回家睡觉了。
小伙伴们,一个个心不甘情不愿的,随着大人们各自回家了。
二、长大后的中秋节;
长大之后的中秋节,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过节符号而已,在外求学,打工赚钱,除了到了中秋节放假时,方才知道又到了中秋节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与心理的不断成熟,或许,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好,再也不用为吃点好吃的犯愁了。在物质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小时候,难得见到的荤腥,现在,都是一种常态,餐桌上每天都会变换着鸡、鸭、鱼、肉,甚至,也有海鲜的大驾光临在餐桌之上了。
难怪有人说,现在天天都是在过节中,也没有了过节的气氛了。(因为以前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有的荤腥,现在已成了餐桌上普通日常了)
长大之后,真正回老家过中秋佳节,屈指可数,记得在东莞打工时,那一年,也是中秋佳节与国庆节一前一后,相差不了几天,趁
着假期,回家过个中秋节。
回到家里,和平时一样,所不同的是,回到了老家,生活环境更亲切,更生动了一些了吧!但是已经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餐桌上依旧是大鱼大肉,父母忙活了一整个下午,与弟弟、妹妹坐在一在吃个中秋团圆饭吧。
或许,团圆,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节日只是一个纽带链接而已吧。
三、成家以后过中秋节;
成家之后过中秋节,过得是一种礼节与孝敬,一种对生活的美好展望与期许吧。
成家以后,也就意味着一个男人真正独立与成熟的开始,真正承担起做为一个男人的担当,以及一家之主作为与责任吧!
每到中秋佳节之时,一定要到岳父岳母家,拜节送礼数,也就意味着又多了一份责任,身上的重担更重了。
有时,因其他一些原因,不能亲自到岳父岳母家里拜节送礼数,也托人或寄些钱,把过节礼数奉上,也是一种必要传承与孝敬吧!
如今,岳父岳母都过世了,中秋节及其他拜节礼数也就无从孝起,也成了每年中秋佳节的一种缺憾与回忆与怀念了吧!
四、中年时过中秋节;
中年以后,过中秋节,过得是一年年时间的减少,父母的慢慢老去,子女的慢慢长大,身上的担子不断在加重吧!
有时,为了能够炒出色、香、味、俱全,又有特色的好的菜式,也十分犯愁,子女们,现在连中秋月饼也不喜欢吃,嫌弃不好吃,挑食。
现在的物质条件虽然远比我小时候好过许多倍。尽管现在的物质条件优越,但是小孩子却已经没有了那种对节日渴望,对节日的意义的理解,便也就没有了对节日的期待与向往。
有时过中秋节,有时间从外地回到家里,带上月饼,还自认为很不错,很美味,等到回到家里,拆开放在桌子上,子女看一眼就走开了,还带有几分嫌弃的神态,我的心一下凉了半截。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硬逼也不可得。
现在过中秋节,月饼只能成了相互拜节送礼的佳品了。在食用上面,已没有了太大的意义了。
写在最后:
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团圆之节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平凡的生活中,需要有仪式感,有寄托物,人们活得才更有意义,更有奔头,更有活下去的理由。
生活过得纵然有太多的不堪,勇敢面对,平常心对待,不管那一个阶段对于中秋节的庆祝与过法,我想,中秋节一直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在不同年龄段对它的理解与过法不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