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小A昨晚突然发了条朋友圈,说才干了一个半月结果主管突然通知她不用干了,试用期表现不合格没有通过。突如其来的辞退不仅让小A大受打击,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危机感。比起我们小A能力较强,且拥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她即使错过春招也还是拿到了大厂的offer,而且谈到了7000的底薪,这个水平在我们这届里算是相当不错了。
试用期三千不包吃住在深圳也是够呛,小A为了省钱将房子租在了城中村,上班通勤要一个多小时。每次上班赶最早的地铁,晚上还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去。每天的任务压力很大,但同组的实习生对此似乎并不重视,整组任务的进度与工作效率严重拖拉。面对主管的火气,小A也是有口难言。小A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还是遗憾没能顺利通过试用期。现阶段工作也异常难找,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面对巨大的生活成本,以及家里人的担心,小A顶着双倍的压力继续苦撑。
我的朋友大部分都去了深圳,那边的机会要比长沙多得多。我本来也打算一毕业就去,但家里人以及导师的建议是如果不打算在深圳长居还是留在本地发展,而且深圳疫情反复,出于安全的考虑我还是选择了留下。除了我还有一批同学也留了下来,但本地就业环境属实不明朗。几个同学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同学接受不了高投入低回报的差距,没有干多久就主动离职了。
我们初出茅庐显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可言,只能放低期待去寻求工作机会。不能既要又要,也不能完全不考虑。比如小B想做活动策划,即使是俩千的薪资他也愿意去做,说实话这完全是倒贴上班,除去一千的房租,还要自己付交通费、伙食费和出差费用。但是他需要的是学习机会与经验积累,所以放弃了薪资要求。而大多数同学家境不如小B,家里的经济支持自毕业后就断了,他们没有积蓄无法做到不考虑薪资,有的为此不得不转行以谋求生存。
还要一些同学有点积蓄,性子也比较佛系,注重生活。因此不接受没有双休和无节制加班的工作,但事实是在这个网红城市很难实现。因此临近毕业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有了继续考研或是考编的想法。有几个同学组建了团队在做自媒体,想着趁着时下短视频的火热,尝试着创业。
我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着,不知结局,不计较结果。但几年后却不会这样,会有太多的需要考虑以及顾及的东西。迷茫是在所难免的,希望能趁着二十出头的年纪多学点东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管身处何处都有昂首挺胸的实力,不会为生活折腰的底气。
我一直相信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的,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节选《千与千寻》宫崎骏)
保持乐观的心态,凭借那不服输的心气,勇敢地迈过这道坎,努力去寻求更敞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