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活》
清晨的阳光洒在稻禾上,太阳刚刚翻过山。
乡间的小吃店已经开张,人们坐在一起吃早餐。
背着那锄头,踩着泥的脚掌,走过多少水多少山。
走向了田间,走入了果园,想把咸的汗水化成甘。
清冽的井水泡一壶茶暖,聊着家常说农事忙。
谁家的茶树度过了春寒,谁家的果子卖向了北方。
换上了新衣裳,骑着那摩托转,乡里乡下风一样流转。
相逢在路上,相谈多舒坦。用那熟悉的乡音把话讲。
故事在路上,在绿水青山上,把那好生活谱成歌来唱。
——————————————————————————————————————
上面是我写的一篇歌词,是我近几年工作生活的一段经历的写照。
我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城里的人,却在机缘巧合之下,经历了一段乡下农资的工作生涯,当起了一名业务员。要知道,我对农资,甚至是农村,都知之甚少。还好有我的老板带领我。
做农资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要熟记各种肥料和农药的成分,功效,卖点和使用的方法。肥料还好,一般主要都是记着氮磷钾成分。分别对应植物的各种需求。农药就不同了,要成为专家,必须了解其各种功效。什么药治植物的什么病,治什么虫害。而市面上的农药就起码上千种。而且你还必须要有实战经验。能实地考察,通过植物的外在,准确判断出植物的内在问题,得出救治的方案。然后销售我们的产品。就像是作物的医生。而且你还能下地干得一手好活。我的老板就是个中的高手。
有了专业的农资知识和经验,还不够,还必须要有真诚和热情,有大量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储备。每次下乡,我们都会与农户在他们的棚屋里热烈攀谈,而且一谈可以谈几个小时。交谈的内容,除了包括农户的作物的情况,作物的问题,怎样救治等等。还可以从家国历史谈到天文地理,从家长里短谈到天南地北。绵绵不绝的话题,不会怕冷场,而且也会从中获益良多。
许多农户都与我们交起了朋友。有什么困难,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到他们身边,为他们排忧解难。我们会为他们送货上门,为他们运输作物到市集上去卖。有时我们还会组织农民会议,普及产品的知识,请他们一起来参加,还有聚餐的时光。而这些农户给我的印象就是好客。每次我们风尘仆仆地拜访他们时,他们都会沏上好茶,招呼我们吃他们种的果,跟我们聊天。他们平时在乡下干活,不像城市里那么拥挤,没什么人探访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自然是高兴的。他们也是淳朴老实的,没城里人戒心那么强,没那么多心眼。
干农资的那几年都是风里来水里去,风风火火的。我们就开着那辆老皮卡,尘土飞扬,时时刻刻跑在山路上。翻山越岭,遇水渡河。车外的风景一帧一帧地映入眼帘。远处的白云青山,轮下起伏不平的路,成片的菜田和水稻,一个又一个连绵不绝的果园。有时真的有闯入了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这段下乡的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它是那么美好。既锻炼了我自己,又增长了见闻,还结交了这么多善良的人。让我见证了当前国家乡农的发展状况与生活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