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0期“阅”专题活动。
前不久,我又一次去了省图书馆,准备借阅一些书籍,但是找图书的过程实在让我有些崩溃。
看到又一次去了图书馆,也许你会觉得,我是不是经常去图书馆借阅图书,那应该是熟门熟路了,怎么会崩溃呢?然而说起来很惭愧,实际上我已经至少有5年没有进过省图书馆借阅图书了。那张有些泛黄的借书证在我的抽屉角落里已经趟了至少1500天了。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省图书馆大约是在六年前了。那时候是下班后跟一位同事一起去的。到达图书馆的时候,我才知道省图书馆离公司并不远,骑车最多15分钟就能到达。进入图书馆,我被浩如烟海的图书震撼到了。图书馆有上下两层,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就直接被同事拉上了二楼。她说她要借阅的书在二楼,她让我随便看看,她去找要借阅的图书。
图书馆很大也很安静。我看到有一块区域是专门供大家坐下来静静看书的阅览室,那里坐满了人,每个人都拿着一本书静静阅读。密集的书架上排列这个整整齐齐的图书,书架旁边都写着不同的编号,每一本图书上也有不同的编号。我一排一排往下看,心里的赞叹声就没有停止过。书太多了,是大学图书馆的好几倍吧。
同事在借书,我很好奇她要借阅什么书。于是就跟着她看她怎么借书。她从身上掏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自己需要借阅的书籍。然后开始在书架旁边的电脑上搜索。搜索出一串编码,又用笔记录在纸条上,接着就开始在书架上寻找编码。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籍。我心中有些感慨,原来在图书馆是这样来借书的。同事问我有什么想看的书,可以一起借阅。我一时竟想不出自己想要看什么书于是就婉拒了同事的好意。同事告诉我,也可以自己办个图书借阅证,下次想看什么书可以来图书馆借阅,很方便。我在心里也对自己说,确实可以办个图书证,下次也来借书看。
不久之后,我真的办好了图书借阅证,也在图书馆借阅了一些图书来看。可是没过多久,借阅证就被我塞进抽屉角落再也没有拿出来过。直到前不久,儿子学校发来了很多书单让孩子们读书并写读后感。我翻阅了一下书单,足足有40本书,而且几乎都是从没有读过的书。我才刚刚给儿子买了很多书回来,这又来40本着实有点多。于是,我就想起了尘封已久的借阅证。
说干就干,我找出藏在角落的图书证。但我有些不确定,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图书证还能用吗?于是,我先打去电话咨询了情况。工作人员告知我现在可以直接在手机支付宝里申请电子阅览证借阅图书了。我按照工作人员提示的方法申请了电子阅览证。我发现在手机上就可以搜索自己想要的书,检索出书所在的位置编号。于是我就用小纸条记下查询好的书目编号,然后在某个下班的傍晚就来到了省图书馆。
还是那个熟悉的大门。进到图书馆里,三三两两的人很多,阅览室里依旧座无虚席。我注意到进门有两排柜子,上面摆满了各种水杯,甚至还有饭盒。心里发出惊叹,难道有人一整天都泡在图书馆吗?
我还是直奔二楼。拿出做好记录的小纸条开始寻找书目。其实小纸条上记录下来的书目并不多,前面搜索完之后,我发现40本书目里大概只有6本显示省图书馆是有的,其他的书都已经被借出了。看来这些书目很受欢迎。我按照编号在一排排书架上寻找,但是找完一圈再找一圈,第一本书没找到。接着找第二本,依然无果。我又尝试找后面的几本,但还是没有找到,这让我匪夷所思,难道我找的编码有问题,又或者我没有找对地方?
我打开馆内的电脑,重新开始搜索,把编码又重新核对一遍,并没有错。我又尝试再重新寻找一遍,依然没有找到。这下我有些沮丧。这时距离我进入图书馆已经过去近一个半小时了,我一本计划想要借阅的图书都没有找到。我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太久没有来图书馆了,把怎么找书借书都弄不清楚了。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书架上浩如烟海的图书仿佛都在向我招手,快来看我呀。我调整心态,这次就先借阅两本其他的书看。下次找个时间早点过来,好好熟悉一下,仔细寻找。打定主意后,我不再纠结,从书架上搜寻出两本书,拿到借阅机上扫描,马上就借阅成功了。
抱着两本书走出图书馆,骑上我的小毛驴再回看,依旧灯火通明,还有很多小伙伴要待到图书馆关门的最后一刻。
自从离开大学校园之后,你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再去图书馆借阅图书了?现在想看什么书,是不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直接网上去购买?不管怎样,保持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成长的方式,这个好习惯希望我们都一直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