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六月初,北方的天气变得很暖和了,柳树垂下绿色的枝条,白杨的叶子也逐渐浓绿起来,地面的草蓬蓬片片的钻出来,转眼到了农民插秧的季节。
翻耕过的稻田里首先需要放满水,我们这需要用水泵把水抽进水稻田里,为了抽水我曾经和地邻熬了一夜,夜里蚊子很多,嘤嘤地叫个不停,咬在身上便起了包,痒得很。于是抽起烟来,一面提神一面驱蚊,在黑夜里说着话,聊着庄稼田的事。如果水放好了就需要雇人家的机器平整稻田了。接下来就是插秧了,父亲赶着牛车把绿盈盈的秧苗拉来,用筐把稻苗装下,然后扔进田里。我和母亲穿着水靴站在泥水里,左手拿着大把的秧苗,右手从上面劈下来两三棵苗,弯着腰把苗插进泥水里,为了秧苗成大致成一条直线,倒退着向后行进。有时泥水溅在脸上也浑然不顾,造的泥花脸,显得狼狈不堪。这样不停地弯腰,就像公鸡啄米一样,一干就是一整天,中午歇息的时候吃点带来的食物,喝点水。这样辛苦的劳动,累得是腰酸腿疼,筋疲力尽,即使过了三四天,还是觉得腰不得劲,大腿根好像被割了一样疼痛。
我们家后来不种地了,也不用插秧了,再也不用干那么辛苦的活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为体味到其中的艰辛,在生活中我尽最大力量不浪费粮食。而看到那些不爱惜食物的人而感到深恶痛绝。而现今时代在发展,人们种植水稻都用上了插秧机,很少有人工插秧的了。但插秧所赋予的艰苦与奋斗,丰收与喜悦,沧桑与悲凉那种情怀,即使岁月悠悠,匆匆过往又怎能忘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