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时间里流淌,我要赋予它标记;生命在生命中继续,我要活得鲜明。一天是一个切片,一个一个切片也就连成了自己的历史,生命读写的轨迹。
读者难为无书之日,除借阅外,那就是买书读。无情岁月增中减,家中藏书日渐丰。至今个人藏书266本,以教育专著,历史,名著,文学散文书籍为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给自己制定了阅读的计划:1.每天早上坚持看书20分钟,在一道一共读读诗打卡,2.中午,浏览《十点读书》《全国教师写作联盟》公众号。3.晚上,坚持在县,学校读书会读书,积极分享交流。4.周末,假日读教育专著并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6.坚持每日更新"简书",力争在量的基础上有质的提升。
一入书海难相负,从此窗外是路人。当我循着记忆去筛选过滤,才发现我和书的际遇竟源于一本普普通通的作文选,优美的句子,惊艳的开头,在我的生命里孕育成最初的力量。
师范三年,是我阅读的黄金岁月。我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买的第一本书是:“昨夜一宿红楼,今朝半醒人生,”的《红楼梦》。 除此以外,我还看了《城南旧事》《平凡的世界》等国内作品。拜读了《红与黑》《简爱》等外国精选。《平凡的世界》告诉我:只要梦想不灭,斗志不息,再平凡的生活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工作后,我的阅读比较“专业”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做班主任的我不再迷茫。《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等让我的教学工作日渐起色。17年走近新网师,大量啃读新教育书籍《大西洋来的飓风》《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等书籍引领我缔造完美教室。在身心倍受煎熬的日子,走进我生活的这些闲书最多,《林清玄散文》《自由在高处》……感谢这些书在每一个近乎失眠的夜晚,陪我静静度过,让我的生活多出阳光、坚强的味道…
书的味道是甜的,我要把这甜甜的味道分享给我的可爱的孩子们。清晨,和孩子们共读《新教育晨诵读本》 用诗歌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午后,共读童书,每月一本书。一个学期至少共读5本。用童书润泽孩子们的生命。
行走在读写的路上,一路书香一路歌,我先后荣获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县读书标兵,县优秀信息员。所带班级被评为县级经典诵读、书香班集体,县优秀班集体。参与编写了学校的晨诵读本《清晨 你好》,负责整理编辑教师的教学案例集七本。组建学校教师读书会,负责营造书香校园工作,连续四年被评为“县书香校园”,2018年被评为“省书香校园”。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仅简书中就写下了四十多万多字,这里有我写给家长的一封封书信,讲述的一个个学生的故事,一篇篇班级叙事,学校活动的简讯。在我的影响下我校李红梅、龙利苹等老师走近新网师,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也爱上了读书与写作,在县秀乡情征文比赛中孟想荣获第一名,其习作刊发在河南省小学生学习报,所在家庭被评为县书香家庭。
书写,不为立传,记录不为扬名,仅图回望自己生命的枝头,每一季可有花朵绽放。读书,让我们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