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对话录,感觉很有意思,整理下。
作者:Narmak
每周下载10~15部的频率。
1,按照关注的列表下载新片,下完草草浏览一遍,该删的删掉。
2,剩下的统一放在第一类文件夹里,能剩下的最多也就三分之一。每周10~15的话也就是3~5部。
3,正式施法时细看两会,没兴趣的删掉。剩下的同意放在同层级的第二类文件夹里,按照日期命名。如04.15-04.30
4,重复123个步骤。
5,以半个月为单位,回头看步骤3的文件夹里的施法材料是不是真的要留下,最终放入第三类文件夹。
6,第三类文件夹里按主题来建子文件夹,比如说「cream pie」、「hospital」、「high school」、「mature」、「exhibitionist」等等。因为魔物的名字,你电脑里随便一搜就出来了,想找某个主题的片就不是这么容易。[魔物名]片名[编号][日期]
注意点:
1)一、二类文件夹绝对不要放在经常会看到的地方。不是怕别人见到,是怕自己老见到想看,形成条件反射会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2)第5步一定要在适当冷静的时候进行。因为有研究说人类在性冲动的时候,行为会受到无意识的很大影响,所以好多人兴头上来了死活来一发, 被广告暗示刺激之后的消费欲也是一样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进行筛选会留下太多不必要的文件;而「贤者时间」那个时段也不行,过于冷静会删除过多文件,后来可能还会重新补下。
当然这个「后来」往往也是受无意识影响的那个时段的「后来」。
任何你的所属物都需要「新陈代谢」,而这个新陈代谢会继而影响你。举例来说最典型就是书架,它就是你脑内构造的一个微缩版,如果你的书架能保持合理的分区和持续的、书的更新换代,说明你是在冷静地稳步前进。所以留什么不留什么要合理决定,这也算是一种成长的过程。片子当然没有书这么高深,但对我来说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书架就是大脑的外置硬盘,需要一直更新升级。合理地整理书架之后,你只是看着它,就能很明白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内对什么感兴趣,对哪些方面的知识掌握到了哪个程度。而放在书架上还没有读的那些书,表现出来的意思是「自己将来想成为拥有这方面知识的人」,一切都一目了然。
书架上看过的小说,能带来的更多读那本书时的时空甚至气味的回忆,和现在的自己没有直接关系,也不会对你有太大推动力。当然它会带给你相应的安全感,就像我们看到几十年前的唱片有一种想要拥有的冲动是同样原理,已经过去的事物不存在风险,能让人感到温暖。
用时间记录法来矫正错误的姿势:比如明明是想进入贤者时间,却在筛选施法材料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比如明明打算上2个小时网,结果却浪费了4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