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读高中那会才接触到《诗经》之首篇《关雎》。那时候正怀着美好的憧憬,对有些清晰又有些茫然的前程,对完全茫然又无比神往的爱情。读到这样一首歌咏爱情之美好的诗,年轻的我们更加心情躁动起来。
可是,语文老师正色道:这首诗,看起来写的是一个年轻男子辛辛苦苦追求一个女子,实则啊,写的是每一个年轻人追求美好的理想呢!说完,还不忘推了推眼镜。
我们就更加茫然了,也更加惶然了。课文明明写的是一个男子于雎鸠鸟关关和鸣的小洲上,看见了一个美丽贤淑的女子,便心生无限向往之情,无限爱慕之情,从“左右流之”“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到“辗转反侧”,如此艰难,他仍然求之不懈,甚而至于连梦中都锲而不舍,这如何就一定是表达年轻人追求美好理想呢?
其时,不管老师如何解释这首诗,爱情的故事依然悄然上演着。
那个年代,把学生谈恋爱看得如洪水猛兽,老师家长都分外惧怕之。记得我的同桌恋爱了,被老师发现了,立马通知家长,家长立马找他们分别谈话。一个星期没上课,老师家长轮番上阵,最后,两位同学架不住劝,恋爱不谈了,书也不读了。
如今,担任初中语文老师的我,在初中二年级就教了《关雎》这首诗,教材的安排,整整提前了大约四年。而且,我教的这一届才刚刚改版,以前都是初中三年级才接触这首诗。教材编排者为何如此安排?这其中是否有什么深意?
这其中的深意,作为老师的我也不宜姑妄言之。联系社会现实,我倒可以说几句肺腑之言。
如今的社会,大龄青年之多,多如牛毛。家长急,急得不停地催催催——催孩子早点成家,可是孩子对象都没,怎么成家?又不停地求求求——求别人帮忙为孩子介绍对象。有的年轻人回家过春节,平均一天相亲不下三次,一个都相不中。
作为家长更急的是什么?现在有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同性恋。前不久,一个泰国的男青年居然和一头母猪结婚了呢!虽然家长们并不歧视这些做派,可也绝对不想自己的孩子做这样的事,选择这样的人生吧。
年轻人之所以最后成为大龄青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就是个人的情商不够高。情商不高对人的影响不仅在婚姻上。
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就曾这样说过:
“在人生成功的公式上,情商素质是占有一定比值的,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甚至说:
“在任何领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两倍。”
可见,情商培养不是一件小事。
你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年轻人,到了正当的谈婚论嫁的年纪,就应该积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所爱,即使“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也在所不惜。
我教《关雎》这首诗,绝不会像我的语文老师那样,仅仅把它当做追求美好理想的文本来教。当然,也不会大肆提倡早恋。我绝不提倡早恋。我会正确引导我的学生,让他们在明白爱情之美好的同时,也明白性取向之重要,更明白谈恋爱的正确年纪。
如此,不负《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