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
欢迎来到大师兄点评历史之清平乐。
管理是为了节约成本,但管理不应该成为最大的成本。
仁宗面见吕夷简与晏殊,有意改变三冗的陈旧之制。所谓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
仁宗对两位肱股之臣说道自己想要废除三冗的原由:
其一:耗费极巨,宋朝虽商业发达却因着三冗制度而左支右拙;
其二:官员办事拖沓,机构过大,相互推诿,效率极低;
其三:军队战力疲弱。
而作为经历三朝的吕夷简,守旧保守自然向仁宗提出了反对,吕夷简对仁宗说道:
图片
“这官家可是想改变祖宗的家法?”
第一问:占着大义的名分。敬奉祖先是所有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信条,这问一出,已表明吕夷简反对的态度,同时也是提醒仁宗改革有所冒进。
“建国之初,太祖曾以中唐时藩镇专权乱政为鉴,认为必须限制地方的权力,如果直接加以剥夺,恐怕会引起怨恨和反抗,所以太祖权衡再三,制定出了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职的方法加以制衡。”
“养兵更是如此,太祖曾言:可以利百代者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所以本朝每逢灾年,便招募灾民入伍,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铤而走险……”
第二,讲道理。和仁宗说明当时太祖为何会设立三冗之制。一来是为了分权,常言道:一人为私,两人为公。增设职位和环节便是为了分走地方官员的权力,形成监督和制衡。而冗兵,更是为了防止灾乱,稳定民心朝局。
而面对吕夷简的义正言辞,仁宗明白他的苦心,所以也做出了妥协。但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我们决策的时候不仅要学会妥协,更要做正确的妥协。
于是,仁宗对吕夷简说道:
图片
“吕相所言乃老臣谋国之见。太祖的家法自是极英明的。”
第一步,给与肯定。肯定吕夷简的谏言,同时也避开吕夷简给他设下的罪名“违逆祖先”。承认祖宗家法自然是有道理的。
“然而如今,官员之数是太祖朝的两倍,禁军之数已是三倍不止。”
第二步,陈述事实。祖宗的家法是为了解决当时的问题二制定的,但时易世变,长时间的累计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情况明显与当初太祖的原意有所偏差了。
“冗官冗兵之害,如今远过太祖太宗之时,这就定是朕的过失。
改,亦是改政执政之不足,自不是改祖宗的家法。”
第三步,以退为进,表明立场。仁宗说明不是祖宗有问题,我也不敢违逆祖先,但我自己能力不足,祖先的政策无法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时制宜所以一定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