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奥地利)弗兰兹 .卡夫卡
我特别喜欢卡夫卡的这段话,他生活的时代跟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时代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现代工业文明蓬勃发展,人类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物质文明战胜了精神文明逐渐蚕食人性,人们渐渐沦为金钱的奴仆。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没有多少是真实的,虚情假意无处不在,我们回不去家乡,却也离不开城市。
卡夫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外国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鬼才”之美誉,堪比中国古代唐朝诗人李贺。 在此借用百度百科的评价:弗兰兹·卡夫卡,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对世界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卡夫卡是20世纪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他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纵观他的整个人生,充满了戏剧化,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悲剧。但最遗憾的还是他的英年早逝,是世界文坛一个巨大的损失。
关于卡夫卡,一个需要纠正的误解是,他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身材瘦小,落落寡合。事实上,他身高一米八二,相貌英俊,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颇能虏获女性的芳心,这一点,他短暂一生中堪称频繁的艳遇可资佐证。他几乎每次去疗养院病休,都会同某位红颜知己发生始而急促热烈、终又不了了之的恋情。他渴望家庭温暖同时又恐惧婚姻生活,因此他一生都未成家。他身边从来都不缺伴侣,但是他却终身孤独,他的一生正如他曾说过的一句话那样:美的是孤独而绝望的。
卡夫卡是一位业余作家,他完全是凭着自己对文学创作的兴趣与热爱写作。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 卡夫卡于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他的作品主要有 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代表作短篇小说《审判》,其它小说《城堡》《在流放地》,《万里长城建造时》,《乡村医生》,《变形记》和《饥饿艺术家》等。我小时候看过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饥恶艺术家》,那时候因为年纪小,完全看不懂,到长大后再看,才慢慢体会到小说中那种让人揪心的疼痛与最深处的绝望。他的作品中所描写的处境完全就是我们当代人的处境,他的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那种忧虑与迷茫无疑是我们现代人的心声。
《城堡》是卡夫卡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一种人类被上帝遗弃捉弄的悲剧作品,卡夫卡用他独特的荒诞手法写出了自己心灵的痛苦和折磨,以及那些关于理想不得以实现的无奈和呐喊。有人说:卡夫卡就是一座城堡中思索的人。他为自己建了一座城堡,而那座城堡周身都写满了四个字“孤独”和“绝望”。
在21世纪,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卡夫卡,关注这个在城堡中思索人类未来与命运的伟大先驱,正如 美国诗人奥登卡夫卡所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他是人类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大师,他美丽、孤独又绝望,就让他在他的城堡中静静思索吧,我们会永远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