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书馆里的贼》
伯尼“正式”过了一把“业余侦探”瘾,玩了个“有人生还”的游戏。这一本与其看破案,倒不如把注意力放在伯尼又一任身份成疑的美貌女友和暴雪山庄里的众生百态上。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那段“让我们假设你拥有这件斜纹软呢夹克”,那件吸收了篝火烟尘,纵马时溅了泥浆又被猎犬扑上灰尘,还吸收了音乐呼号、老民谣和催眠曲的虚构夹克,经萃取蒸馏和经年累月的窖藏后,就变成了格兰·德拉姆纳罗希威士忌。天哪,简直不敢想象这酒的味道⋯⋯
2.《主教杀人事件》
虽然跟童谣契合的连环杀人案和半夜塞进钥匙孔的棋子都把诡异气氛塑造得不错,但整体上来说不如《班森》读起来有趣(根据童谣作案的这个设置,好像“雾越邸”里也用过?案件本身倒并没有相似)。根据万斯大神的理论,数学好的人很危险!平日里推算研究的逻辑过于严谨,杀人抒压的时候就格外天马行空⋯⋯所以,请善待身边那些终日与数学为伴的朋友们,或许他们能饶你一命呢?
3.《俗丽之夜》
比起推理,这本更像是纯文学小说,塞耶斯对牛津的爱意简直要从字里行间扑出来,一波又一波的,像温西对哈莉亚特不厌其烦的求婚。发生在三十年代牛津女子学院里的丑闻,是个跟女权主义觉醒相关的故事,而副线则是温西和哈莉亚特尚未盖棺定论的关系(这一部分显得比较言情,哈莉亚特,或者说作者本人,在爱情与独立人格之间,纠结了很久)。很喜欢看塞耶斯写她爱的牛津——方庭里晒太阳的低年级学生、河里不会撑船的莽撞年轻人、喝醉了打赌翻墙的男学生,诸如此类。而温西勋爵,塞耶斯真是爱他。这个一肚子诗文,又伶牙俐齿擅调侃的人,看着他谁倒在小船上,哈莉亚特还有什么能力拒绝?
4.《柏林谍影》
间谍的信仰是什么?“去市中心要乘11路公交车,并且不相信开车的人是上帝”?勒·卡雷的世界就是一出黑白谍战片的文字还原版,策反、双面间谍、投诚,冷漠的外表下,都是淹死人没商量的心机。埋藏过去是个残忍的漫长抹杀过程,不光是钝刀割肉,还得自己计数。所谓的“敌我阵营”常有惺惺相惜之感,毕竟是意识形态之争,相互刺探的过程,让他们看上去更像是同一硬币的正反两面。挖掘特工心理活动的部分有种冷酷的真实感:“如果在欺骗行动中碰到不断的难以抵御的诱惑,利玛斯就会诉诸他的法宝:就算实际上是孤身一人,他也强迫自己认为身边就有战友。”
5.《烟雾弥漫你的眼》
给死婴化妆不能使用跟成年尸体一样的产品,死胖子(字面意思)味道更难闻,烧起来也更麻烦——本书中时不时地就会出现这样的“趣味常识”。那个作者想象中的灾难场景:一边走一边手忙脚乱地捡着从胳膊底下掉出来的小尸体,真是绝佳的冷烂欠片桥段。虽说送进焚化炉里的早已是无生命的一条肉体,按下按钮的动作仍旧有着无可比拟的仪式感。仿佛是一束温度更高的火焰,抹杀了原有的生命之火。"When a lovely flame di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至于其中对于殡葬业和死亡观、生命观探讨的部分,反倒并没有观念上耳目一新的感觉,只当作冷门知识看看而已。
6.《湖底女人》
四个女人,五个名字,三个丈夫和两个男友,三具尸首。“过多的爱情、过量的美酒、过分的亲近,导致兽性的仇恨、杀人的冲动和死亡的结局。”——恋爱谈得不好,是要人命的。私人侦探这个职业,虽说领得到正式执照,occupational hazzard却并没有因为执照的存在而有所降低。马洛累计被人扇过两耳光,后脑勺和和膝盖窝各挨了一警棍,还被枪指了若干次——他一定非常热爱本职工作吧。私人侦探这职业在小说里总有着异样的浪漫感,哪怕是马洛和斯卡德这种没有主角光环的主角。这样的人,似乎多少有些自我毁灭的倾向,虽说是拿钱办事,但其行为中又有伸张正义的成分。非完人的好人才更可信。
7.《重力小丑》
春从二楼一跃而下,灵活得要命,好比马戏团秋千上的小丑,并不担心重力问题。他的思虑都在别处。这是本前一半的铺陈相对更有趣,是熟悉的伊坂风——对老爸大喊“自己想!”的神明、两个“Spring”之间的互动等等。然而剧情过半后,春的中二气和OCD样的举止(虽说背后原因并非不能理解),以及过多的布道语言,煲出了一股似曾相识的鸡汤味,有种治愈过头的感觉。美女跟踪狂“夏子”在身份曝光后反倒变得可爱起来,黑泽的出现也是惊喜之一,想让人挥手打招呼:小偷先生,你又来了!
8.《首席女法医2:肉体证据》
这一回的犯罪科普内容是跟踪狂、心理侧写,以及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不)。一根纤维将两件看似无关的案件联系起来,弄清楚纤维的来源,或许就能知道凶手的身份——这一部分比较有科学查案风。然而女主不出意料地又被凶手盯上,凶手也在最后关头现出真身,对女主造成一定伤害后被扑杀——这一部分看上去又无比眼熟,简直要失去了惊喜元素。与从前一样,照旧有个认不出主角光环的男人意图给女主下绊子泼脏水,但被女主忠实的守护天使碾压,你再说一遍他俩只是单纯的朋友关系?哦,也对,女主心里只有那个FBI汉子呢。
9.《邮差总敲两次门》
喜欢恶作剧的命运,似乎是黑色幽默里常用到的元素——说得好听叫“无心插柳柳成荫”,然而施行起来发生的通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的那一部分。被猫咪救了一命,死里逃生的希腊佬,转头就把业已逃逸的谋杀共犯请回身边,兴高采烈地二次被害。而犯人落网的故事,也是一出“天道好轮回”的讽刺好戏。Karma, such a bitch.
10.《一首小夜曲》
很熟悉的写法,你的谁谁认识他的谁谁又认识我的谁谁,九年前,十年后,一个显得过于圆满温暖的结局。几个故事里都少不了“surprise”元素,说到底,邂逅算得上一种温和的“惊奇”么?看几对男女之间奇妙的缘分会有种“你永远不知道擦肩而过的人曾有过什么样的奇妙经历”的感觉,伊坂的书里好像经常有像娶了美女那一位的那种吊儿郎当的男人。一百日元送一段音乐,这倒是个风雅的买卖。
11.《汽油生活》
汽车第一人称叙述的轻松小说,推理成分并不浓,很多桥段都有点似曾相识或是觉得太predictable,所以整体读起来有种卖乖略过,情节推动感不够强的感觉。亮点是那个冷静得不像小学生,聪明老成又帅气的望月家次男,但也因为太完美,所以读到后半就有点腻味。小绿到最后也没能听懂自行车的语言呢。
12.《螺旋楼梯》
早期侦探小说,偏哥特系,很有时代特点。作者是有“美国阿婆”之称的同期美国作家,据说"the bulter did it"的说法就是来自她的一本小说,其笔下的一名超级罪犯"the Bat"(不是本书人物),据说还是蝙蝠侠形象的灵感来源之一。本书的故事情节按当时的标准看来,也算是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了,毕竟那是个没有指纹和验血技术,很容易就可以假死遁世的年代。供电所只运行到午夜,二十几个房间的大宅里只稀稀落落地住着四五个人,电灯熄灭后,不知哪里就会飘来敲敲打打的声音,还有穿黑袍白袍的人影在昏暗的烛光边缘一闪而过——简直是鬼故事的标配。然而这是个正经八百的犯罪故事:金蝉脱壳、多角恋情、神出鬼没的不明人士等等。所以说,度假地点的选择是多么重要⋯⋯
13.《丹恩家的诅咒》
三段式写法,在哈米特的小说里显得格外新鲜。家庭衣橱里的骷髅、邪教大冒险、幕后黑手大起底——花样繁多的作案手段,围绕着那女孩儿的阴谋简直没完没了。大陆侦探社和“老头子”也是背景之一,还提起了“我”在《血腥的收获》中的一点“丰功伟绩”。女孩儿戒断吗啡时对“我”的那段评价挺精准:一个“好怪物”。哈米特的书里好像都离不开“动作场面”,详细描述鼻青脸肿的形成过程那种,这点似乎跟雷蒙钱德勒有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