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末和煦洋在咖啡店巧遇,十年未见的老同学,变化太大,初见时甚至有点不敢相认。
眼前这个侃侃而谈,自信锐利,带点儿痞气的帅小伙和幼年时期的他,不一样了。
我和煦洋是幼儿园时期相识的,我陪他过完了所有的六一。用现在的话说,我俩是老铁。
说来我们初遇也是充满了戏剧性,幼儿园新学期的第一天,我这个小班的霸王花在一群中班的孩子手上,解救了这个落难的“公主”。
怎么说呢,当时的我不知道什么叫“狼狈”,就看他脏兮兮的在那抹眼泪,也不嚎,跟我们家阿黄一样,泪眼婆娑的看着你,要知道我一疼了,巴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可怜兮兮的他从那一天起,做了我麾下的一名小弟,小班的我和中班的他,结下了革命的友谊。
2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煦洋和欺负他的人成了玩伴,从那以后,我这个“骑士”便再无用武之地,他可以和班上的任何一个人成为玩伴,但却没有朋友,他和我说,这是他摸索出来的一套生存法则。不交心只自保。
他说,这样,他就不会被欺负了。
老师也因为他人缘好,给他封了一个芝麻官,这个异类,游走于学霸与学渣之间,混得如鱼得水。要知道,当时学霸的圈子与学渣的圈子是不兼容的。
现在想来,自保与用心其实并不冲突,煦洋只是害怕受伤,太在乎自己了,他像一个蚌,死死咬住自己的壳,不露一丝缝隙。不够勇敢的他,被朋友伤害过一次,从此,朋友于他而言,是会让他疼的代名词。
3
“寒假不能和你一块儿玩了,这次我要去另一个亲戚家过节了”
这是在四年级上册期末时,煦洋和我说的话。
这句话,基本在每个假期,他都会和我说一遍。
由于家庭的原因,他的各类节日基本不在家中过。
有一次遇见煦洋的亲戚和他奶奶在院子里聊天,夸煦洋很乖,在她家会做客会帮忙做家务,很乖巧,不像她家的小孩闹腾。
我认识的煦洋是个话唠,爱蹦哒,很懒,如果躺着吃饭不会呛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会坐起来的主儿,这和他一点儿也不像。
十岁的他和我说,在别人家总是不能做自己的。要学会伪装。这样别人才乐意你去做客。家主人吵架了,你得学会带着小孩儿避开,不能太懒,帮着做事他们会待你更亲近,你要学会察颜观色,不能表露太多自己的喜好。
我问他,这又是你的生存之道吗?
他不说话,冲我傻笑。
在他身上看不见一个十岁小孩的影子。
4
小学毕业后,他随父母出国了,刚开始我们还用邮件联系,再后来,他搬家了,至此十年不曾联络过。
直至上周在咖啡厅遇见,他认出我了,我认不出他。
他和我说了很多,他说,初在国外,那套自保的法则不实用了,而且被揍得更惨,他们说他虚伪。甚至对他冷暴力。
为了生存下来,他痛定思痛,扮演的每个角色更加用心了,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经营。
他说,很多时候,已经分不清是在演戏,还是真的。
面具戴久了长在肉里,撕下来会面目全非,他说,幼儿园的时候,真正的他就走丢了,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在寻找,未果。已经记不清真正的他,是什么模样。
他记得原来的他喜欢吃辣,喜欢苦瓜,喜欢绿色的衣服,喜欢下雨天。
5
每个人大抵皆是如此,不同的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人相处经营,好的演员会投入深厚的情感,幼年时期的煦洋,就不是一个好的演员。
每个人都会戴着面具。幼年时的煦洋缺与人相处缺少真情实感,与人相处不进一步,也不退一步,考虑自己会更多,把自己包裹得严实,长大后的他,多了人情味,更进一步,同时风险也多了一分,但是好歹他,不再是孤身一人前行了。
他不再寻找自己是什么模样,他学会去记住别人的喜好,她喜欢甜,也喜欢吃辣,喜欢戴帽子,喜欢海浪。
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弄丢了自己,不得已学会了戴面具生存,也请不要丧失喜欢人的能力,不然清苦孤寂的人生,未免难过了一些。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原来的“你”丢了,更好的“你”来了。
具有喜欢人的能力,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