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当他们出于“求存”状态的时候(努力地想如何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会基于自己的观察和“判断”,继而做出大人眼中的“不良行为”。
01
爱顶嘴,总是唱反调
很多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孩子只有听大人说话的份,尤其是在“犯错”的时候,一旦反驳便会受到更严厉的批评,其实这也是在否定孩子的主观意识。
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个性”,爱“顶嘴”往往不是故意跟父母过不去,而是说明他们开始学习判断事情的“对错”,同时也是表现欲的一种体现,因为想占有话语权。
会质疑和反对的孩子,不仅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而且性格上更有主见。
敢于争辩和反抗,也是个人意识觉醒的标志,从小不容易盲从。这种可贵的能力,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孩子一旦反驳便受到更严厉的批评,其实这也是在否定TA的主观意识。
家长要允许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倾听孩子把话说完,只要不是胡搅蛮缠和原则上的问题,大可不必质疑孩子说的话。
有时与其加以斥责,不如有理有据跟孩子“争辩”一番,把道理的逻辑清楚的捋一遍,这样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02
经常说“我不行”,没有自信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许会有这样的时刻:
练习一项新技能时,总是泄气:“太难了,我学不会。”
参加一项比赛前,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想放弃。
其实在困难或挑战面前,有畏难情绪是人之常情,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类本能。
我们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孩子有这种情绪,接下来就是正向积极的引导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克服困难。比如和孩子一起梳理事情的经过,分析原因。
平时家长也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当孩子完成一件又一件挑战时,自信也会慢慢的建立起来。
03
爱说谎,习惯找借口
家长们在第一次发现孩子撒谎时,往往很震惊:小小年纪竟学会撒谎了,哪里学来的!
甚至由撒谎上升到人品,担心孩子品行不端。事实上很多孩子说谎的首要原因是惧怕父母惩罚或者期待奖励。
比如孩子害怕自己考差了被批评,就谎报了成绩,或者谎称自己考得不错。
因此,家长对待孩子说谎的态度很重要。当发现孩子说谎时,不妨耐心去倾听孩子的想法,一味地打骂只能加重孩子的恐惧,超过TA们承受范围的惩罚力度,也会提高孩子说谎频率。
此外,一个出尔反尔的家长也很难教出诚实守信的孩子,家长平时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04
对父母紧闭心门,不愿沟通
很多父母会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要“高标准、严要求”,于是不停的指出孩子的错误,并进行批评。
然而,一个真实的人,就是会遇到各种问题、困难,有各种脆弱、病痛、崩溃的时刻。
父母若不能接受真实的孩子,在孩子脆弱的时候,或是严厉批评,或是冷漠对待,或是表现得比孩子还崩溃,孩子就会感到求助无门。
长期这么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因为孩子自我认知的建立,和父母平时对孩子的评价有着很大关系。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评价,就是他认识自我的通道。 鼓励赞美,他就会自信乐观;贬低和打压,他就会自我否定,敏感自卑。
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认可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和“我不够好”这件事做着抗争。
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弱。
这就导致孩子有些行为看起来很笨拙或不合时宜。
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是有效帮助孩子的第一步。
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孩子,会建立起稳定的高自尊,自爱、自信、积极地调整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好。
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会伴随着犯错、惹麻烦、不听话的行为,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学会“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一颗种子不可能在一天之内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漫长的等待和细心的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