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听着老师、家长说,清华北大数一数二,每年全县估计加起来能考上的不到五个人,一旦考上,县里喜报都能送到家,还会敲锣打鼓地一阵,估计跟古代高中状元那阵势差不多
我也记不清当时是在哪里看到了一张复旦的照片儿,好像是燕园的,于是,谁问我都说要考复旦,也不知道那学校到底几斤几两,反正我就要考复旦,尽管当时读的学校名不见今传,一年能考起几个1本就已经很了不起勒了,班主任都能连升好几级
最后,果不其然,别说旦旦,一本都没上,就过了个二本线,被调剂到“一座叫春的城市”,虽然是从湖北跨越到了江西,算是出身了,但是从黄冈到宜春,这个城市的知名度不知道下降了几个档次
不甘心呀,还是要考旦旦,读研,对,考旦旦研究生,连老师都不看好的事儿,那就更要做了,想不起那些个日子怎么过的,一个人翻窗去自习室,通宵打游戏的劳逸结合,幸运地,为啥说幸运,是因为总分线其实没过,但是单科线都过了,再加上有人弃权的缘故,反正我就是鬼使神差地进了
梦想中的伊甸园,看看这样子,被分配了个导师,浑浑噩噩度过了三年,伊甸园过成了家的感觉,估计就剩下怡然自得了
当时的那一眼,差不多定了大半身,复旦的老校门就是燕园附近,那边儿有个1905的老飞机,还有相辉堂(一次没进去过,明星来过不少),光草不用说,满地葛优躺,双塔楼(十五层有个星光咖啡厅,有老师会请学生去那儿上课)~
旦旦,其实由四大校区,本部邯郸路老校区,还有江湾校区(欧式建筑,法学大楼),张江微电子、计算机,还有就是徐汇医学院,值得逛的也就前两~
说完和旦旦的缘分,再来说说清华,那是去北京圆明园兜,顺便逛的,“奇大无比”我只能用这四个字儿形容,如果以这标准来算,估计大多数学校规模也就算个小学~
反正骑车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摸到边儿,巍巍清华,扬我中华~据说清华里有十几处景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有圆明园的其中一个遗址,清华老校门……因为那日登华,天色已晚,乌漆麻黑,路途遥远,搞到凌晨出校门也没逛完,只能待下次再去,一探究竟有多大~
回程路上,我忍不住问北京的喝清华到底有多大?的哥说还行吧,清华这个还行,农业大学更大……
我特想问,你真去过清华么?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北大,未名湖跳水多少文豪就不提了,因为闺蜜就读于北大博士,故也算沾点儿关系,她说北大比清华小多了,景点四个字便牢记于心“一塔湖图”,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据说是最大的),我挺喜欢这个袖珍的校园(当然看跟谁比哈,其实也还是挺大的,比复旦本部应该大),原生态、古朴、雅静,让这个园子别样风情,想想那么多学子挤在里面,确实不容易,尤其住宿条件恶劣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结~
下图为北大郭沫若旧居,这房子似乎只在梦中出现~
我觉得吧,父母老师要想让孩子考上好大学,最好提前组个团带孩子去看看~
以下图朋友圈儿盗来的,还未去实地考察~
据说华科占地7000亩~啥概念,你算算
我已经差不多快忘记高考、考研那段精神阵痛的日子了,我还是挺相信“付出有回报”这句话~
现在每经一处,都一定要去看看能看的大学,那些风景既是对逝去日子的一种睹物思情,也是对口口相传的一种见证
当然,我不可能每一个都去尝试,我所能感受的,也不过是一种历史底蕴的沉淀感
但,它们足以成为一种精神的感召,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向往
大学,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不论我们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走过,或者不幸运地没走过,它都值得我们在人生某个阶段,去回头走一遍~
为了了却遗憾,为了不让下一代有所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