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如果要了解一本书的架构,主要了解哪些方面?
1. 这本书属于哪一类别和主题?
2. 请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至少50%是自己的话)来概括这本书的大意。
3. 请找出这本书的主要章节,这些章节是以什么顺序搭建的,每个章节的结构是怎样
的?
4. 作者想要通过这本书回答/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二、简述您在使用这四个规则阅读时的感受。(以阅读第8章为例进行说明)
1. 这一章谈的是如何在读书时抓关键词并准确理解这些关键词的意思,属于谈阅读方法
的论说性作品。
2. 本章主要讲了如何才能正确理解一本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某个词的含义,作者从找关
键词和找词义两个步骤入手分别说明了方法。
3. 本章的主要部分有三个:单字vs词义,找关键词和找词义,通过分析语言形式与语
义之间的多重对应关系来介绍如何找出关键词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进而通过
分析上下文等方式确定某个词的真正含义,从而使读者与作者之间达成共识,实现无
障碍沟通。
4. 本章解决读者如何正确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的问题。通过教给读者一些处理文字的
方法,帮助读者与作者之间真正沟通。
三、说明发现作者要提问的问题有哪几类,主要是什么?
作者要提问的问题有两类:理论性的问题和实用性的问题。前者的问题是关于认识事物
的角度,后者的问题是关于解决某个问题。
1. 理论性的问题:
某件事存在吗?
是什么样的事情?
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
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
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特性及特征是什么?
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
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
2. 实用性的问题:
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
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这种结果?
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以什么顺序行动?
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四、圣诞树模型
###吴慧娟-160301-透视一本书
###四个收获
1. 结构性思维很重要。
在分析一本书时,需要用到结构性思维,看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不仅如此,凡是遇到复
杂的事情,都可以用结构性思维来分析事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整个事情的性质。
2. 凡是讲方法,讲练习,一定要有能落地的可以操作的固定模式,让学习者可以套用的实
践方法。
如如何写大意,不是老师给出一段大意,让学生看后自己模仿,而是要有具体的指导方
法,说但凡写大意,就从A、B、C、D、E等五个方面来说明G。A、B、C、D、E都是不
能再分解的具体的可执行的动作或概念。
3. 要学会提问,不要想当然,边阅读边提问。
阅读时思考:这两者是一样的吗?文章内容的衔接上有问题吗?这句话有具体说明吗?关
键词有解释吗?这句话哪个词最重要?
4. 看到标题,先不要着急看下文,对标题要先设问。
例如自问:如何叙述大意?叙述大意与文章结构有何关系?
###三个感受
1. 佩服老师提问、抓关键词和质疑的能力
老师在本章的开篇抓了三个关键词:骨架、整体性和组织架构,但后两者的意思并不相
同,我读的时候并没有质疑,想当然地认为两者含义是相同的。后面讲“整体与部分”,
有一个关键词“功能”,我也没有留意。所以造成对整个章节的理解不是很透彻。
2. 要培养“关联”的能力,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看到某个观点或概念,要想到:还有其它与之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情况吗?
老师在讲“整体与局部”时,这一节我是理解了的,但我没有抓住“局部”这一点上还有
个关键词“功能”,我也没有想到还有一种类似但不同的情况是“整体与罗列”。我知道有“罗列”这回事,但为何没在当时将两者联系起来呢?
另外,对于作者要提问的问题公式,老师由阅读时对一本书的提问,联系到了对我们生活中其它方面事情的提问(如两人谈恋爱和早起)。其它方面的事情也可以套用那些问题公式,如果能回答公式中的这些问题,你也就能透彻理解某个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了。
3. 看完一章后,要形成解答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的习惯,最好把这四个问题的回答说出来
或写下来,这样才是真正讲阅读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了。
###两个改变
1. 读完每一章后,思考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并写下来。
2. 每碰到一个事情或一个问题,学着问问题公式中的那些问题并逐一回答。
###一个行动
阅读第8章之后,回答那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