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习惯之三:要事第一

1. 习惯三的重要性

- 习惯三是习惯一和习惯二的具体实践,前两个习惯是习惯三的前提。

- 习惯一强调人是创造者,人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基于人类的四大天赋(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自我意识)。

- 习惯二是关于第一次创造(智力创造),基于想象力和良知,与个人的思维方式、期望值和价值观相关。

- 习惯三是关于第二次创造(体力创造),即运用独立意志实现目标,以原则为基础安排人生。

2. 有效自我管理的核心

- 除了自我意识、想象力和良知外,独立意志是成功自我管理的关键。独立意志是做出决定、主动选择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 有效的管理意味着要事第一,领导者需决定重要事务,管理者需优先安排重要事务。自我管理的实质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3. 时间管理矩阵

- 第一象限(紧迫且重要):危机、迫切问题等,过度关注会导致精力耗尽。

-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迫):预防性措施、建立关系等,高效能人士注重此象限事务,能减少第一象限事务。

- 第三象限(紧迫但不重要):接待访客、某些电话等,有些人误以为是第一象限事务,实则浪费时间。

- 第四象限(不紧迫且不重要):琐碎忙碌的工作、消磨时间的活动等,应避免陷入。

4. 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六标准

- 和谐一致:个人的理想、使命、角色、目标等应和谐一致。

- 平衡功能:管理方法应有助于生活平衡发展,避免忽略重要人生层面。

- 围绕中心:注重不紧迫却重要的事,按事件重要性安排行事。

- 以人为本:个人管理重点在人,有时需牺牲效率迁就人际关系。

- 灵活变通:管理方法可根据个人作风和需要调整。

- 便于携带:管理工具应便于携带和修正。

5. 自我管理四步骤

- 确认角色:写出个人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关键角色,考虑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

- 选择目标:思考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的要事,确保有第二象限事务,并与长期目标关联。

- 安排进度:为目标安排具体实施时间,如在星期天安排个人思考和成长计划时间。

- 每日调整: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变化等对每日要务进行调整。

6. 授权——高效能的秘诀

- 指令型授权:详细指导工作方法,但可能限制自主性。

- 责任型授权:关注最终结果,给予自由选择做事方法的权利,双方需就预期成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责任归属和明确奖惩达成共识。

7. 行动建议

- 列出忽略的第二象限事务并实施。

- 列出时间规划表,估算各象限时间,记录三天内活动。

- 列出责任清单,确定自己承担和可交付他人的工作。

- 规划下周计划,转化为行动计划。

- 以周为单位规划生活,设置固定时间完成计划。

- 使用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制定计划或寻找类似工具。

- 仔细浏览附录一,加深对第二象限思维的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