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我们学校几位语文老师困惑已久的问题,我们曾经尝试过不少方法,多数都因为效果不好半途而废。下边简单的说说我们在阅读方面曾经努力尝试过的几种做法吧。
尽量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以前我曾经教过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家长经常为孩子的勤奋苦恼,她妈妈经常因为她晚上读课外书责怪她,甚至咬牙切齿骂她。他们家里没有什么适合她阅读的书籍,初三之前家长也从来没有特意给她买过。但是,她把她爷爷(一个退休的语文老师)屋里的所有书本“啃”了一遍。那时候,我也曾经简单地认为,农村的孩子,条件不够优越,见什么读什么就行。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万客隆的书架前闲逛,竟然看见那么多孩子在一个书架上翻阅,我忍不住好奇,也随便翻了起来,主要是杨红樱和曹文轩的书籍。我看到了杨红樱的《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 《瞧,这群俏丫头》 《瞧,这帮坏小子》《小屁孩军团》等等,其实一看书名,我也挺喜欢的。于是就不假思索买《小屁孩军团》和曹文轩的《我是一条更大的鱼》。回家自己先一口气读完《小屁孩军团》,并把它推荐给邻居家的孩子。其中有两个孩子都是隔了一个晚上就读完这本的。当时我表妹家一个孩子生病在南阳住院,我去看他的时候她让我给孩子捎两本书过去,我翻遍他家的书架,最后还是把我手中的这两本给他带去了。结果是这个孩子第一次萌生让他妈妈去书店给他买书的愿望。后来我慢慢发现,不是我们的孩子不爱阅读,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手中缺少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所以,现在,我们经常先给他们介绍李老师常常给我推荐的像《呼兰河传》、《城南旧事》、《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等等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慢慢培养兴趣,然后再扩大课外阅读的范围。
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大家阅读的积极性。我们学校的黄伟老师以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自己先读一本书,选择最精彩的部分眉飞色舞讲给大家或者绘声绘色读给大家,然后再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学生们被吸引,就会主动地阅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中学生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崇拜英雄、崇拜高考状元的特点,我们学校的闫丽老师,除了喜欢给学生传授读书的方法外,还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及高考状元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课外时间或者下午的大课间,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出声读书,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读书时,老师所流露出来的激情、趣味和快乐,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我还经常给学生讲我自己平时是怎么阅读的,并告诉学生,阅读是非常有趣的事情,让他们在不自觉中喜欢上读书。我们学校的吉永存老师,经常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赏读、交流摘录的好词好句,让学生分享故事,分享读书感悟,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猎取知识,使他们逐渐把读书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早的时候,就是学校的图书室还没有完全对学生开放的时候,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带着班里最爱阅读的同学,以我的名义以学生的眼光悄悄地从图书馆里借书。达到人手一册,读完大家可以交换阅读。这样借了两次,大概坚持了两个月。最后在大家交流读书收获和读书感悟的时候,同学们的共同感受是:不是书不好,也不是没有时间,就是不喜欢,我当时给他们的评价是没有阅读习惯,所以无论读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们就尽量调整思路和方法,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哄”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讲:坚持在周日晚上的班会课上,让同学们走上讲台,交流课余时间读书时搜集的材料。可以讲一个故事、背诵一首古诗或者一段美文,可以发表一次演讲、朗读一段感悟,可以讲述一则新闻或者给大家分享一句名言,总之,阅读的内容多了,大家的词汇渐渐丰富了,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慢慢就提高了。
2、练:比如,隔两个星期,安排同学们办一次手抄报,以现代诗歌、古诗、名言、环保、小故事、优秀作文等等为主题,通过整理、展示,可以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读书积极性。
3、比:定期举行手抄报比赛、背书比赛、作文背诵比赛、优秀摘抄展示、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读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在阅读方面,我们也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尽量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