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03 老店记忆
2018年1月3日
下雨天,干点啥好?
若是在惠州,定会约上三两好友,去黄塘重庆烤鱼店吃烤鱼。靠近黄塘市场门口的烤鱼店,经营有快10年了吧,起初是做麻辣烫的,后来老板增加了烤鱼,因为并不专业,所以一开始生意比较冷清,基本上我去的时候只有我这一桌,也因此跟老板很熟。两口子都是重庆人,老板瘦高,老板娘很结实,生意不好的时候有白头发,后来生意好了,容光焕发,还一直让我给介绍北京现代的车子。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烤鱼的生意就逐渐好转起来了。他这里的烤鱼有点意思,是我吃过的烤鱼中味道最杂的。炭火烤的鱼肉,但配菜弄得就有点像麻辣烫,配菜加起来应该有8种以上,大杂烩吧,最美味的是酸萝卜,每次去我都要加多分量,以至于友人去那边跟老板讲那个吃烤鱼放酸萝卜多的人,老板就知道是我,后来习惯了每次聚会都去那里,俗称老地方。慢时光里,老街道老店是最合适的依靠,没有喧哗的人群,只有年代的建筑,和泛了白的店铺招牌。下雨的时候,躲在雨棚底下,端上壹锅烤鱼,举杯交错,温暖的熟悉感。
南宁也有不少老店,其中粉店比较多。在富士康老厂对面有一家生榨米粉店,我觉得很有意思。经营的时间有近20年了,据老板说旁边先后开了不下12家生榨米粉店,前来挑战,最后都铩羽而归,只有他这一家一直稳健经营,每次看到老板望着前方,一种孤独求败的气质淋漓尽致。每次我带陌生人去,老板都很自豪的要讲解一番生榨粉的工艺。他的粉不一样,不糊、清脆,酸笋是自己做的,确实比连锁店的酸笋要干净清爽得多,肉沫口感好,新鲜,汤是龙骨熬制的,鲜美。好食材加上慢悠悠的时光融合在一起,便是人间美味,还有老板那气定神闲的姿态,你在感知匆匆之下的沉淀。
老友粉是南宁地区最为常见的粉,但如今煮粉的工艺随着快餐文化的影响而被简化。老是觉得小时候上街吃的粉最好吃,现在无法重温那个味道。好食材+时间+用心这个组合太难遇到了,以前人做东西,可能因为人本分,而且想着回头客,在小镇上大部分客又是熟人,或者是熟人的熟人,所以不敢造次,粉的质量好,熬的龙骨汤也够时间够味道,猪肉也好吃,煮粉的人也不会偷工减料,所以确实是真的好吃。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经济意识,互联网思维,其实大家似乎更注重渠道与效率,而忽视了产品本身。
在崇左龙州,有幸吃了一碗久违的味道的老友粉。店铺十分简陋,甚至是很不起眼,就在一个路边,支起一个帐篷,然后弄了几个煤炉,几张桌子。老板不善言辞,与他大概的交流中得知,经营超过20年,故事大概都一样吧,年轻时候的谋生,中年的淡然,老来的习惯。瓦煲为工具,瓦煲传热不快但保温好,用的是瓦煲炸的猪油,油品好、很香也很甜,西红柿是本地种的,汤是清晨熬制几个小时的,煮法并没有什么高超,就是慢火在瓦煲慢慢翻炒,然后放齐配料,耗时大约15分钟,上桌的时候瓦煲里的粉还在滚烫,就这么简单。我竟觉得粗狂的环境,与这文火细煮的老友粉,十分隽永。
但愿,岁月不曾流走这慢时光的温存,不辜负这虔诚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