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两个字似乎离我们一直特别遥远,每一位天才的出现都使得他在所处的时代或是往后的时代熠熠生辉,莫扎特、爱因斯坦、迪士尼、达·芬奇等等就是众所周知的天才,可他们在之前同我们一样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是什么令他们成为了天才呢?
可能你觉得是刻意练习,这个当然必不可少,但普通人通过刻意练习可以成为专家,成为天才的却很少。
是什么让普通人卡在普通的境界,又是什么让天才成为天才呢?
在《身体知道答案》这本书中,武志红老师讲述了自己参加“天才的策略”课程,执教老师是享有全球声誉的美国NLP大学执行长罗伯特·迪尔茨,这一课程的目的是让普通人掌握天才的策略。
在课程里,迪尔茨一直强调一点:“是什么不同导致了这一差异?”他提到的是普通人与天才的差异。
在这句话中,有两层含义:第一,天才和普通人存在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第二,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天才状态和糟糕状态,是什么不同导致了我们形成这两种不同的状态?
要想了解天才的策略,搞清楚导致差异背后的原因很重要,这门课程不是让你去模仿天才,而是教会你掌握天才的身心灵模式,从根本上让我们自觉地从糟糕状态转化为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最佳状态。
书中提到:
迪尔茨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我和灵魂这两部分。自我关注的是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是我们的需要,它一直在喊“我要什么”,这种需要的另一面是恐惧,即自我觉得我必须得到什么,否则就会死去,而灵魂是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它关注的是整个存在,它总是伴随着一种使命感。
普通人与天才的差异就是这样,普通人追求的是“我要什么”,他被卡在自我中,而天才的自我和灵性是合一的,他们一直保持着灵性的通道。
普通人很在意“我”创造了什么,天才则是将自己投入到更大的存在中,打开灵性的通道,与它进行连接。
现代舞大师玛莎·格雷厄姆就有这样的论述: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差不多每一个天才都有类似的说法,比如莫扎特说:“我真的从不曾研究或追求创意……音乐不是由我而来,音乐是透过我而来。”
他在描述自己创作音乐的过程时说:“我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怎样出现,也无法强求。那些悦人的欢乐留在我记忆中,我也习惯了像被告知的那样,任由它们蜂鸣……它们点燃我的灵魂,只要不被扰乱,我的主题会自行扩展。”
我们普通人常常会卡在自我的境界之中,会担心各种问题,时间、金钱、状态,还有与别人的各种比较,说到底是卡在现实层面,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就无法打开灵性的通道。
我们会陷入问题状态之中,无法进入到最佳状态,我们会担心别人怎么看我,别人不认可我了怎么办,恐惧会将我们卡在自我之中。
普通人该如何模仿天才的身心灵模式呢?迪尔茨在课程中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练习:
第一、在后设位置(最初谈话位置),培训师询问个案(来访者),他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状态是什么,而他能想到的一个最佳状态又是什么样子。
第二、进入到“最佳状态”的位置,帮助个案沉浸在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最佳状态中,并问个案,在这种状态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身体有什么反应。
第三、退回到后设位置,询问一些必要的问题。
第四、让个案进入问题状态的位置,培训师帮助个案沉浸在自己的问题状态,并问个案,在这种状态下,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身体有什么反应。
第五、退回到后设位置,询问一些必要的问题。
第六、让个案重新进入最佳状态的位置,并带着在最佳状态的体验,走进问题状态的位置,发现这两种状态的不同,然后化解问题状态,从而找到将其转化为最佳状态的钥匙。
处在问题状态中,你会被各种所谓现实的东西束缚住,卡在自我的层面,而在最佳状态之中,内心深处的恐惧会被化解,现实层面的疑虑就会消失,当然你还是需要为现实层面考虑,但当你彻底追求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时,你就有机会通向更大的存在,倘若只是追求现实层面,通道就会被卡住了。
迪尔茨研究天才发现,莫扎特的策略是任由音乐透过自己,打开问题状态,达·芬奇的策略则是将整体切割成部分,既可以沉浸在整体的美中,同时也会保持对细节的惊人洞察。
动画大王迪士尼的策略与达·芬奇的策略类似,但我觉得最有意思,他也是将创作过程切割,切割成三个独立的过程:梦想家、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
我们每个人的思考过程都包含着这三个部分,但我们经常会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当梦想家站出来大谈特谈的时候,批评家就会毫不犹豫地跳出来反驳,泼一盆冷水,现实主义者还会指责批评家说,你除了批评还能干什么,你是不知道我有多辛苦,我还得......
迪士尼的策略就是将这三个部分切割,给每一个部分一个单独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它可以不受干扰地充分表达。迪士尼公司就专门设有一个“梦想屋”,在这个房间内,员工可以尽情想象不受任何限制。
这个练习大家也可以试着去做,设置三个位置,在每一个位置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之后在三个位置上多转换几次,体验不同的感受。
武志红老师说:
不管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多重要,最终我们会发现,最重要的一环还是梦想家这一角色。假若我们的梦想真正能与更大的存在相连,那时便会产生匪夷所思的动力。
说了这么多,我发现天才是比普通人更早地发现了自己的“PFE”(存在意义),追求的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呼唤,并一直保持着通道的开放,他们没有那么在乎现实层面,而是活在梦想中,可奇迹往往就会青睐他们这样的人。
哪怕我们不能成为天才,至少我们可以试着聆听并尊重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