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君推荐一部韩裔导演席琳·宋(Celine Song)于2023年拍摄的电影出道作品《Past Lives》,中文名《过往人生》。
身为女性导演,她用非常细腻、和缓的镜头语言为观众呈现了韩裔美籍女生诺拉(Nora)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部爱情片,但又不完全是爱情片。
01.
故事开场是诺拉、青梅竹马的恋人海成、诺拉的老公三人在凌晨的酒吧坐成一排。
昏暗的灯光下,诺拉和海成谈笑风生,诺拉的老公呆在一边默默不语,诺拉时不时转头跟老公说上一句。
画外音是坐在对面的其他人在揣测他们三人之间是何种关系。
画面有些暧昧,有点怪异,极具冲突感,却又不失平衡,引人好奇。
镜头回到24年前,诺拉和海成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两人是同班同学,关系非常要好。
在刚懂得喜欢的年纪,就互相喜欢着对方。
但因为诺拉父母决定移民加拿大,两个人从此分开。
直到12年前,诺拉为了追求自己的作家梦,只身从加拿大前往纽约发展,而海成在韩国上大学。他们通过互联网找到对方,正当青春的他们又重燃起童年的那份情谊,他们经常通过视频互相倾诉,虽然没有说过我爱你这样的话语,相处却如同情侣。
但跨国和时差让诺拉逐渐冷静,把她拉回现实。她觉得自己来纽约是为了追求剧作家的梦想,而不是时时想着要怎么飞去首尔。而海成也为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计划去上海学习,没有去纽约的打算;于是诺拉和海成约定先顾好眼前各自的生活,以后再联系。
时间很快又过了12年。诺拉已经和同为剧作家的亚瑟结为夫妻,婚姻生活幸福。跟女友分后后的海成特意休假飞到纽约去看望诺拉。
两人的见面让人唏嘘。海成精心收拾了自己,背着双肩包,典型的上班族打扮;诺拉则穿着随意的白衬衣灰色直筒裤,一双小白鞋,背着帆布包。
当两人时隔24年后再见,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对方,久久对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在诺拉先去拥抱了身体紧绷的海成。
拥抱完,依然久久无语,两个只是一个劲的发出“wo”的感叹声。
两个人在诺拉和她老公以前常约会的公园漫步聊天,聊的都是对方现在的生活日常。
而诺拉的老公对于老婆初恋的到来虽然没有任何阻拦,但内心却有不安。
第二天他约着要见一下海成,所以出现了电影初开始的镜头,三人并排坐在酒吧。
在酒吧,海成跟诺拉说,他来到纽约后明白不管他之前怎么选择,诺拉最后还是会离开他,而他也正好喜欢这样的诺拉。
最后诺拉送海成来到街边等待出租车,两人隔着一些距离,面对面看着对方,沉默许久,直到车来了,海成给了诺拉一个拥抱,上车离去。
02
电影如导演所言“这更像是一部有着浓厚自传色彩的私人影像”,因为她的儿时伙伴来纽约,与她和丈夫坐在酒吧,就在那一刻让她有了创作这部电影的灵感。
电影通过诺拉从首尔,到多伦多,再到纽约的时间线来贯穿她的爱情故事。
导演对影片所要传达的想法我不全然明白。
在我看来,影片更多的是讲述关于平凡人生中的妥协、失去和遗憾。
正因为有了妥协、失去和遗憾,当下的这一切才是自己的选择,要珍惜这个选择。
我们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追求梦想的执念。我们选择逃离家乡,跑到很远很远的大城市去寻梦。
正如诺拉为了剧作家的梦想从多伦多跑到纽约,为了省钱跟亚瑟搬到一起合租房子,为了早点拿到绿卡融入纽约和亚瑟结婚。
诺拉是一名独立的现代女性,她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知道自己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而不去参加排练,当然也会为了融入纽约而放弃不切实际的跨国初恋。
她儿时的梦想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2年后想获得普利策奖,24年后的梦想在海成几次追问下变成了托尼奖。
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在异地打拼多年以后,最后发现原来梦想已然是个梦而已。我们渐渐行走到了现实的路上,慢慢落地生根,逐步安稳。
正因为现实的生活,诺拉选择了妥协。
我们年轻时对爱情有多渴望和期盼,在中年的现实生活面前都不值一提。
诺拉和海成在一起可以用韩语自在的交流,双方看着彼此的眼神清澈又深邃,但同时又感觉到他们之间有着一种陌生感,一种节制感。
诺拉跟老公说海成很韩国人,不像她认识的韩裔韩国人,海成很帅气;海成说诺拉移民是对的,很适合她,她和她老公也很相配。
他们在街上漫步总是隔着大概一米的距离,说话很客气,眼神很真挚。
两天的相处让他们更加明白他们的爱已经停在了12岁的那一年。
诺拉对海成说:“你记忆中的那个娜英(诺拉韩国的名字)已经不在了,但是那个小姑娘还在,虽然她没有坐在你面前,但她时真实存在的,20多年前,我把她留给了你。
海成回答到:“我知道,虽然当时我只有12岁,但我爱她。“
然后两人看着对方都笑了起来。(看到这里我竟然哭了)
坐在一旁的亚瑟五味杂陈。他知道诺拉爱他,不会离开他。但他听到诺拉做梦时说的梦话都是韩语的时候,依然觉得诺拉心底有一个地方藏着他无法知道的秘密,是他触碰不到的。
但诺拉跟亚瑟说:“这才是我的人生,我跟你在一起,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命运。”
诺拉很清楚自己的选择。
她选择的是自己当下的生活。
影片快结尾时,诺拉和海成两个人面对面站在街上,四目相对,良久无语。
眼神有不舍,有失落,有遗憾,又有一种想要拉住彼此的深情。
镜头里的两人把东亚人的那种隐忍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最后他们什么都没做,只是一个礼貌性的拥抱就分开了。
镜头跟随诺拉一直往家走,亚瑟在家门口等着她。诺拉依靠在亚瑟的身上放声哭泣。
诺拉和海成都明白他们告别了过去。
诺拉向左走向她在纽约东城区的家;影片结尾出租车载着海成向左开往机场。
他们各自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当中,把遗憾留在了过往。
是的,活到中年,我们人生中已经遭遇过无数次的妥协,失去和遗憾,工作也好,爱情也罢,生活亦如此。
但我们还得面对当下的生活。
不管怎样,当下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答案。
只有朝前走,才知晓未来的答案。
03
在影片中,导演一直强调因缘两个字。
诺拉跟亚瑟认识的时候告诉他,韩语中有个词“因缘”,意思是“天意”或者“命运”,但是它其实是特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源于佛教和轮回,如果两个陌生人在街头擦身而过,触碰了衣角,这就是因缘,说明两个人前生一定有过某种纠缠;如果两个人结婚了,就说明他们在之前的八千世里,有过八千层的因缘。
海成在离开时问诺拉,他们的现在其实也就是前世,那这个算什么呢?诺拉说不知道。
海成愣了下,说:“那我们下一世再见吧”。
诺拉和海成在前世是擦身而过,触碰了衣角的陌生人;而诺拉和亚瑟则有着八千层的因缘,今生结为夫妻。
诺拉和海成这辈子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注定的,这是命运;但分开也是注定的,这是选择。
席琳·宋说,选择和命运本身并不矛盾。它们只是在不断地互相交谈。
亲爱的诸君,如果你们也相信因缘,请珍惜身边的人,顾好当下理所当然的生活吧。